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工作职责  规章制度  工作信息  思政在线  媒体聚焦  关工委  下载专区  校园风景 

2012年10月学习资料汇编

2012年10月16日  点击:[]

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胡锦涛发来贺信

温家宝出席大会并讲话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08日 01版)

本报北京9月7日电 第二十八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向这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胡锦涛在贺信中指出,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总结“两基”工作经验,切实巩固“两基”工作成果,加快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胡锦涛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同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在新形势下,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

温家宝指出,教育兴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3件大事:一是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二是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1亿多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三是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保证学生不会因经济原因而中断学业。

温家宝指出,从1985年我们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目标算起,经过几届政府和全社会25年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国家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温家宝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完成了“两基”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我国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基本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但更大的挑战是“上好学”。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缩小校际师资、设施差距,更加有效地保障所有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只有这样,学生、教师、学校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质量。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管理和办学模式。完善升学考试制度,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机会,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扩大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温家宝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教育。要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只有教好书,才能育好人。只有“教”,才能成为“师”。大学教授要进课堂,给本科生上课;中小学特级、高级教师要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教师要时刻加强师德修养,做到“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大会总结时说,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和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要落实政府职责,把均衡发展作为新阶段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优质义务教育。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和中西部倾斜,规范学校布局调整,推进标准化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要关爱留守儿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管理制度和督导评价体系,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400万人民教师是办好教育的主体,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大力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创新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继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以一流的师资支撑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出席大会。

会前,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参观了“奠基中国——‘两基’成就图片展”。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所属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部分国家督学和高校负责人,以及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参加大会。300个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500名先进个人和80个先进地区受到表彰。

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2年9月7日)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10日03版)

在第2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教师致以崇高敬意!祝大家教师节愉快!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两基”攻坚取得历史性辉煌成就

教育兴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普及基础教育之梦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旧中国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社会动荡,根本不可能普及基础教育。1949年之前,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文盲率达到80%。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6年,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很低。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和国家把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提上重要日程,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大力普及初等教育,这也体现了老一代革命家的远见卓识。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随后颁布《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以法律形式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出明确规定。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到2000年,我国在85%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在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当时尚未实现“两基”的4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针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自然条件差、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国家投入数百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重大教育工程,到2007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扭转。如今,在我国的许多边远山区,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

第二件大事,是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并逐步推向全国,到2008年城市也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经费保障方面,2005年开始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实施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初步解决了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至此,全国城乡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1亿多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

第三件大事,是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通过完善和实施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和提供助学贷款等方式,为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保证学生不会因经济原因而中断学业。同时引导社会参与,共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支持。从2006年到2011年六年间,国家财政投入从53.6亿元增加到674.1亿元,增加了近13倍,累计投入242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从20.1亿元增加到317.4亿元,增加了近16倍。全社会投入助学资金总额更是达到3638.8亿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1985年我们提出目标算起,经过几届政府和全社会25年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国家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广大教育工作者作出了突出贡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平等发展的权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成就了亿万孩子的人生梦想,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等,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二、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完成了“两基”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我国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基本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但更大的挑战是“上好学”。今后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推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让教育更好地惠及全民。这里,重点讲三个方面:

(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作为初始的学校教育和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衡量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主要标志,就是均衡发展。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等资源配置的差距也很悬殊,由此出现“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形成了新的不公平,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很大。加快解决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消除,但我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能动摇。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保证学校的师资配备和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配置基本达标,逐步实现同一区域不同学校软硬件配置基本无差异。要适应城市化、信息化的新形势,调整完善学校布局,逐步解决一些地方中小学“大班额”和“超级大校”的问题。农村要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尽量让孩子们就近上学。财政投入要优先用于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薄弱学校建设。中央财政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二是着力缩小校际师资差距。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择校”很大程度上是“择师”。要建立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教育等政策措施,拓宽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师补充渠道。国家教师培训项目也要重点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三是更加有效地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解决好留守儿童上学问题。认真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就学问题。对城乡低保和经济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按政策给予补助。此外,要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做好孤儿照顾和教育工作。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只有这样,学生、教师、学校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一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不能用一个模式办教育,更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做到因材施教,尊重、鼓励个性发展。二要改变教学方式。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三要合理设置课程。各阶段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标准,切实解决课程和作业偏多、偏深、偏难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参加社会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四要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当前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不仅学生压力大,教师和学校的压力也很大。必须加快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有把学生、教师和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教育事业发展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三)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这里强调几点:一要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行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和监督,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二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不但大学应由教育家来办,中小学也应由教育家来办。要改变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管理和办学模式。三要完善升学考试制度。考试制度不改革,应试教育就很难破除。改革总的方向是,在保证公平公正这个根本前提下,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并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机会,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四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是解决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政府在教育发展方面最重要的职责是保基本、促公平。要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不但要有民办高校,中小学也应当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办学。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早在战国时代,荀子就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的至理名言。我多次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能够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在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使1000多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有了可靠保障,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教师。二是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5年累计招收5.5万名免费师范生,已毕业的两届2万多名毕业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湖南、江西、新疆等18个省区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三是实施“特岗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到中西部“两基”攻坚县和国家扶贫重点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留任比例连续三年达到87%以上,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自愿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施展才华。四是启动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近两年中央财政投入26亿元、培训了350万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许多农村教师第一次有了进城学习培训的机会。五是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覆盖近百个地级市,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提高到正高级。这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价值的认可,是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六是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近两年中央投入56亿元、建设宿舍10.5万套,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七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实施“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计划。到2011年,高校共引进“千人计划”创新人才1171人,占全国总数的64.4%。八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学历水平、职称结构有了大幅改善,近40%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2011年启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计划“十二五”投入26亿元,支持45万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2万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这些措施,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配置还不平衡,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师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这里,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谈几点看法。

第一,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高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只有“教”才能成为“师”。教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只有教好书,才能育好人。大学教授特别是名教授,要坚持进课堂,给本科生上课。中小学特级、高级教师要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要把教好书作为教师评价、晋升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师搞科研、发表论文要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师要时刻加强师德修养,做到“既美其道,又慎其行”,以自己的学识、品行和人格,影响和塑造学生,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第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规范教师和各级各类校长的任职资格,严格准入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必须办好师范教育,师范教育要造就大批教育家。要继续发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教师交流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保障。

第三,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研究完善教师编制标准。中小学教师的编制要逐步实行城乡统一标准。边远地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编制,要考虑当地特殊情况,能够满足当地教育发展需求。严禁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完善符合村小和教学点实际的教师职务职称评定标准。推进学校和教师人事管理改革,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

第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薄弱问题仍是当前突出问题。要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探索建立省级统筹补充农村教师的机制。要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并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要增加农村教师津补贴,提高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待遇。总之,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地区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和表彰。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责无旁贷,一定要大有作为。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24日 01版)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把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统筹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注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作用。四是坚持统筹协调、遵循规律。统筹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强化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按照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整体谋划、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五是坚持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一是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2%,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逐步实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与国际同类先进企业相当,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培育若干综合竞争力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二是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若干一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三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相互支撑和联动,提高整体效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四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分割,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五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快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达到43人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六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完善保障和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四)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决策,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要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研发成果转化。

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研发活动;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合理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考核措施,加强对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央企业围绕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向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服务功能和服务标准。支持企业职工的技术创新活动。

(五)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要求,明确定位,优化布局,稳定规模,提升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坚持社会公益服务的方向,探索管办分离,建立适应农业、卫生、气象、海洋、环保、水利、国土资源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特点的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基础研究类科研机构要瞄准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长远战略需求,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和学科专业,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参与的持续稳定支持机制。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坚持企业化转制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制定科研院所章程,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落实法人自主权,探索实行由主要利益相关方代表构成的理事会制度。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推进实施绩效工资。对科研机构实行周期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确定支持方向和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民办科研机构享受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专业优势,明确各类高等学校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建立以服务需求和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和科技服务体系。高等学校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高等学校学科人才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教师转化和推广科研成果。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改革,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六)完善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建立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机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技术标准、市场规范和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引导。加大对企业主导的新兴产业链扶持力度,支持创新型骨干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技术集成、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布局,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在事关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需求领域,进一步凝炼重点,明确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促进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中试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推广机制,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针对行业和技术领域特点,整合资源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健全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七)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农业相关科技资源。面向产业需求,围绕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生物安全、农林生态保护等重点方向,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创业,鼓励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服务、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注重发展关系民生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满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大投入,健全机制,促进公益性民生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支持政策,促进民生科技产业发展,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建设网络化、广覆盖的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进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建立健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保障机制,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

四、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八)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统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均衡发展,统筹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的科学研究,超前部署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战略先导研究、重要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研究。加强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和转制院所作用,提高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水平,促进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完善军民科技融合机制,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和转移平台,扩大民口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对国防科技研发的承接范围。培育、支持和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壮大专业研发设计服务企业,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服务,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

(九)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激励引导政策,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行服务机制,强化创业辅导功能。加强区域间科技合作,推动创新要素向区域特色产业聚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创新资源密集的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具有特色创新资源的区域加快提高创新能力。以中央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入,支持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总结完善并逐步推广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经验和相关政策。分类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创新中心完善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十)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监督奖惩办法。完善国家财政资金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查重机制和联合评议机制,防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对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开放。

五、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

(十一)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定位和支持重点,防止重复部署。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职责,提高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重大科技决策要广泛听取意见,将科技咨询纳入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完善重大战略性科技任务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顺利实施。

(十二)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组织流程,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应用型重大科技任务,拓宽科技项目需求征集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形成机制和储备制度。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公平竞争和信息公开公示制度,探索完善网络申报和视频评审办法,保证科技项目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完善国家科技项目管理的法人责任制,加强实施督导、过程管理和项目验收,建立健全对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科技项目评审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考核,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避免科技项目和经费过度集中于少数科研人员。

(十三)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结构。完善科研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和审计方式,增加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调整权限,提高经费使用自主权。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科技相关部门预算和科研经费信息公开公示制度,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等办法,严格科技财务制度,强化对科技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工程等经费管理使用的综合绩效评价,健全科技项目管理问责机制,依法公开问责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四)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特别要加强国际同行评价,着重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研究由用户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着重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产业化开发由市场和用户评价,着重评价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科技项目标准化评价和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科技评价试点,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项目决策、实施、成果转化的后评估。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

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提高奖励质量,减少数量,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重点奖励重大科技贡献和杰出科技人才,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导向。根据不同奖项的特点完善评审标准和办法,增加评审过程透明度。探索科技奖励的同行提名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十五)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加强科研生产一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创新人才到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支持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鼓励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和创业。重视工程实用人才、紧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加快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探索实施科研关键岗位和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制度,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十六)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科技人员职业培训体系,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强化科技人员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自律功能,引导科技人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的社会监督,扩大公众对科研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国家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科技项目诚信档案,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净化学术风气。

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先进事迹。加强科学普及,发展创新文化,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七、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十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全社会研发经费逐步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5%以上的目标。

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实施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用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推广的支持力度,研究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引导等多种形式,完善和落实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政策,支持企业承接和采用新技术、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工程化研究应用。完善落实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支持地方规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自主创新。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险市场。

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十二五”期末实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件的目标。建立国家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政策措施,加强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认真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工作,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十八)加强科技开放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国际合作,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引进国际科技资源的力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动提出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鼓励企业开展参股并购、联合研发、专利交叉许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搭建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平台,吸引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加强民间科技交流合作。

八、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推进实施

(十九)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二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有关方面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各项任务实施。加强分类指导和评价考核,定期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改革方案和措施,按程序报批。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评估。

(二十一)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注重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衔接配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握好改革节奏和进度,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重大改革措施要做好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宣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工作进展和先进经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形成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27日 01版)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落实好这一原则,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对于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和建设人才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重大。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就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1.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央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党管人才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2.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构成趋于多样、流动显著加快,对各类人才服务、支持和管理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但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管人才认识不到位、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够适应、党管人才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事业周围,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和建设人才强国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3.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创新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4.总体要求。着眼于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分类指导,强化服务,注重实效,正确处理党管人才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使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全社会重视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三、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5.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党委(党组)要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谋划大局,把握方向,解决问题,整合力量。党委(党组)书记要带头抓好人才工作,党委常委(党组成员)要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领域或系统的人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党委组织部部长和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党委、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党委、政府所属系统内人才资源规模比较大的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6.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担负起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责任,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要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积极支持配合其他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中央和省级组织部门要重点抓好战略思想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点人才培养、重大典型宣传等工作。

7.促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部门职能,科学划分有关部门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制定人才政策法规、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承担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党政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8.切实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引导和督促各用人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自觉做好本单位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用人机制,尊重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认真落实所在地方党委、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以灵活机制做好人才服务和管理工作。

9.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培训机构、中介机构以及从事国际人才交流的民间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

四、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10.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文件、重要活动安排等,都要提交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重大事项要报同级党委(党组)审定。提请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的文件和事项,要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人才工作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注意上下衔接和政策配套。

11.完善分工协作机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同级党委(党组)人才工作部署,及时将年度人才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明确工作质量和进度要求。有关部门要细化任务分工,提出具体落实措施,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

12.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确定联络员,加强同领导小组和其他成员单位的工作联系。加强人才工作信息交流。

13.健全督促落实机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年度检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适当形式通报。加强重点工作跟踪指导和专项督查,探索建立通过第三方对人才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的有效办法。

五、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

14.统筹兼顾,推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各级党委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围绕中心工作制定人才工作目标和措施。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城乡、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大力支持农村基层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开发,积极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人才与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并举。

15.把握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工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措施、评价标准和激励办法,促进人岗相适、才尽其用。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根据各自特点开展人才工作。

16.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把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

17.大力改革创新,增强人才工作生机与活力。引导各类用人主体在总结运用人才工作传统经验的同时,不断推进人才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及时总结推广人才工作的新鲜经验。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工作。

六、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保障措施

18.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建立完善考核办法,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推动人才工作任务落实。

19.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和有条件的县(市),党委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暂无条件设立专门机构的县(市),要有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工作机构。加强人才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队伍能力素质。

20.强化理论指导。大力宣传普及科学人才观,深入开展人才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运用,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强人才学科、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建设。

21.保证人才投入。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保障重大人才项目实施。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

22.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大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推进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

中办印发《意见》要求

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20日 01版)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事业单位中的政治、思想、组织保证作用。现就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与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确保事业单位改革正确方向、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健全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全面贯彻落实。

2.目标任务。把党的建设工作与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围绕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阶段性目标要求,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已转为行政机构或企业的,要分别按照机关党建工作和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开展党组织活动,实现党建工作平稳过渡、有序衔接;已明确转为行政机构或企业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以及明确予以撤销或调整的单位,在过渡期内要继续按照现有规定和要求抓好党建工作,确保党的工作不间断、党组织作用不削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继续保留、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使党组织体系健全、设置合理、制度完善、机制灵活,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充满活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与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党组织的职责要求

3.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党章和有关规定明确的职责任务,按照把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的要求,统一领导本单位工作。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切实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职权。党组织特别是书记要把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强基础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行政领导人要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党组织决议、决定,按照分工抓好集体决策事项的组织实施。设立党组的事业单位,党组要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4.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党章和有关规定明确的职责任务,按照参与决策、推动发展、监督保障的要求,会同行政领导班子共同做好本单位工作。凡涉及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党组织必须参与决策。决策前,党政主要领导对决策议题要充分酝酿、沟通协调,党组织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决策时,参加会议的党组织领导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党组织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决策后,党组织要发动党员团结带领职工保证决策顺利实施。各单位要将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和程序具体化、制度化。采取党政联席会议等方式对本单位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选人用人中发挥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切实履行把握用人条件、提出推荐人选、做好组织考察、加强管理监督、培养后备人才等职责。围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本单位贯彻执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积极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行政领导人要强化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坚持民主决策,定期向党组织通报有关工作,紧紧依靠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做好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对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或不按程序进行决策的做法,党组织要及时提出意见或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三、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推动科学发展、做好公益服务的能力水平

5.着力选好配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选拔政治坚定、业务过硬、敢抓善管、廉洁奉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进入领导班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和行政主要领导人,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应配备党组织专职书记和副书记,党员行政主要领导人一般应担任党组织领导职务。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和行政主要领导由同一人担任的,一般应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党组织书记和行政主要领导分开任职的,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兼任行政副职,党员行政主要领导人一般应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配备方式,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事业单位章程进入理事会和管理层,理事会和管理层中的党员领导人员按照党内有关规定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理事会和管理层成员的任用与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事业单位章程办理。

6.加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领导班子成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加强自我修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引导领导班子成员从群众利益出发,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克服短期行为,提高为人民群众做好公益服务的水平。加强民主集中制学习教育,引导领导班子成员发扬民主、坚持原则,顾大局、守纪律、讲团结,严格按制度和规定办事,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加强对学习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7.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管理。抓紧研究制定符合不同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要求,规范程序,改进方法,严肃纪律,强化管理。结合事业单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领导人员在职岗位培训、任职培训和专业培训。建立健全交流制度,大力推进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之间领导人员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认真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巡视等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度和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抓好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工作,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8.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工作力量,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和改进党对事业单位人才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并实施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突出培养社会事业各行业、各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大力开发紧缺人才和专门人才,重视培养和大胆使用青年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各行业、各领域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完善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关键环节,改进人才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使各类人才在推动公益事业发展中充分施展才干。

四、着力增强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9.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通过为本单位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党员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把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来。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拓展学习内容、途径和渠道,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把党的建设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和弘扬先进文化,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等制度,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等手段,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构建开放互动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平台。

10.改进事业单位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党员工作。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党员轮训制度,拓宽党员培训渠道,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意发现、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严格标准、注重质量,加大在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11.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事业单位党组织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和载体,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引导党员、职工正确认识、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改革。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员、职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责任感。重视党员、职工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做好矛盾化解和情绪疏导等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动了解掌握社会和群众对公益服务的意见建议,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共同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1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事业单位特点找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不断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精心设计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争创主题和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所在单位和职工努力做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工作。完善公开承诺、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等制度,建立健全激发创先争优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成为广大党员、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

五、加强对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13.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地方各级党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把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地区、本行业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实施意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全面抓好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担任党内职务的行政领导人要落实“一岗双责”要求,积极做好党建工作。

14.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党务工作队伍。根据单位规模和党员人数,健全党组织工作机构,配备必要工作人员,保证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编制和职级待遇,为他们开展工作和成长进步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对党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使他们成为既精通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又熟悉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注重选拔有党务工作经历的同志担任行政领导人,注重从业务骨干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党务工作队伍。

15.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加大党建工作投入,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事业单位年度经费预算,保障党组织工作和活动正常开展,具体额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强化阵地建设,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健全党员学习和活动场所。尊重和鼓励事业单位党组织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和推广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评选和表彰事业单位先进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提高。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实施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使党的建设在改革中不断加强、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司发〔20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人民政府司法厅(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普法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宣传部,武警总部政治部: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措施,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特此通知。

中组部 中宣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二〇一二年五月一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精神,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深入开展,增强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 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六五”普法规划,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对于全民普法教育具有重要表率作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风尚。总体上看,经过长期的普法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普遍提高,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有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依法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力不强,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习法律、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带头学习法律,做尊崇法律、运用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率。

二、 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增强依法执政能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牢固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牢固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 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主要任务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对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认真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要突出学习宪法。坚持把学习宪法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牢固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自觉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理念,自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管理中。

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基本构成和基本特征,认真学习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深入学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依法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能力。

要深入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熟练运用法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及时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不断更新法律知识,更好地适应依法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需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要深入推进法治实践。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岗位需求开展用法活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自觉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健全制度,创新方法,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深入开展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积极拓宽工作渠道,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实际效果。

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律培训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学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的经常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法律咨询和论证,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政府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的考试考核,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档案、学法情况通报等制度,把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对领导干部完成年度或阶段性学法情况、法律知识考试情况和遵纪守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情况进行考核。

要拓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渠道。坚持自学为主的方法,结合领导干部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联系实际,确定学习内容,定期接受各种形式的辅导。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培训机构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课程和培训计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定期举办各类领导干部法制专题研讨班,推动学法活动不断深入。要以“法律进机关”为载体,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广泛搭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平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通过开办专栏、专刊、专题节目等,不断拓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渠道和空间。

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方式方法创新。认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经验,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式、互动式学法方式,通过立法调研、执法监督检查、案例讨论、工作研讨等形式,把学习法律与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取得实效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切实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工作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协调落实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开设法制课程,加强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的考核。党委宣传部门负责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舆论宣传,把法律知识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好计划和安排。司法行政部门和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担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负责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制培训和考试考务等日常工作。

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措施保障建设。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工作制度,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建设,加强管理和服务,为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提供师资保障;要加强经费保障,安排和落实专项经费,保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正常开展。

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监督激励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查找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完善。要注意总结宣传推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工作交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水平。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精神,及时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意见,并组织实施。

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袁新文 赵婀娜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09日 01版)

编者按: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温暖”成为10年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词。

10年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10年来,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系列专稿,旨在通过回顾10年来一项项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宝贵经验,以进一步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激励我们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最大限度地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来,作为民生之根本,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瞩目与期望。

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多少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多少家庭的希望被重新点燃。

风雨10年,中国教育,为民族复兴奠基,带着温暖前行!

起点处的温暖,点燃的是一生的希望。

还记得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吗?许多年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曾有许多双“大眼睛”只能在梦中看到明亮的教室、品嗅书本的墨香。

但越是穷困的孩子,越有走出去看外面世界的渴望。贫困,不应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障碍。

“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从此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郑重承诺。

终于有一天,一双双“大眼睛”不用再将社会的捐助作为他们实现求学梦想的唯一希望。

上学免费了,这不再是孩子们的梦想!

10年来,一项项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惠及民生,温暖人心;

10年来,“教育免费”这个温暖的主题不断在神州大地唱响!

教育免费,实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

“免费”二字逾千斤。教育免费,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庄严目标,把中国人的百年夙愿变成了现实。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言而喻。

以世界的眼光来衡量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放眼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已有300余年。我国自20世纪初开始,就提出了义务教育的设想,但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只能是梦想,更不要说免费。

直到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经过不懈奋斗,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但是,受各种条件限制,当时在西部一些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实现“两基”的任务依然艰巨。

真正的义务教育应当是免费教育。《世界人权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都有让孩子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明确表述。全球170多个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均宣布实施免费。许多国家的义务教育免费从免学杂费开始,然后是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其它学习用品,有的还免午餐、校服、医疗和交通等费用。

进入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这样的共识逐渐达成:义务教育免费是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彰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直面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问题,加大投入、加快节奏的决心。

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义务教育用三年的时间,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全过程:

——2006年春季,国家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4800多万学生学杂费;对35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680万名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西部贫困学生成为优先品尝“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受益者;

——2007年春天,“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从西部推广到中东部地区。这意味着这项政策实现了对全国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的全面覆盖;

——2008年春天,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试点;

——2008年秋天,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三年四大步,中国政府努力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的庄严承诺。

我国在确立义务教育制度22年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项好政策就是一片阳光。

“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

“自古读书需缴费,而今上学不花钞”。

……

这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心底最深处唱出的歌谣。

歌谣中,一个讯息传来:教育免费政策,顺民意、惠民生,温暖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教育免费,走出一条“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对于政府来说,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首先就是承担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

从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生,到中等职业院校的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再到高等教育部分师范院校的学生,短短几年,我国教育免费的惠民政策,从点及面,覆盖人群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这对人民群众来说,是鼓舞人心的好事,对于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保障来说,则是巨大的挑战。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大国办大教育,是魄力,更是挑战。

大国办大教育,需要非同寻常的决心,更需要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此,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实现占GDP4%目标,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捐赠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切实增加投入,做教育免费政策的坚强基石和强大后盾。

以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为例,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2011年,中央财政便安排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金49.6亿元;

再以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免费政策为例,从2007年秋季入学新生起,国家在6所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仅2011年,就有4.82万人获得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央补助资金5.35亿元。

据统计,10年来,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约5000多亿元。从教育投入总量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2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幅约17%。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经过多年努力,4%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公共教育的提供变得更加公平。一个公共财政体系已经建立以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城乡和区域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被缩小。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是世界银行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评价。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中国人有理由骄傲:我们走出了一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教育免费,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教育规律表明,要实现教育公平,实现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正确认识不同教育阶段的公平观和效率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免费教育,并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同时,应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完整的、可持续的支持机制,实现面向全民的公共教育均等化,实现教育的公平优先。

免费的惠民政策,点燃的是亿万家庭的希望,也令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稳健而铿锵。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成为现实之后,中国教育正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一位学生的经历很具代表性:蒋波,出生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联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全家年收入不足2000元,除去还债和日常开支,所剩无几。2006年,受益于“两免一补”政策,在初中阶段减免了学杂费、书费,每学期还领取60元的补助。上高中后,也享受到学校每学期给予的500元生活补助。2011年,蒋波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圆了大学梦。

从免费义务教育,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免费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免费师范生教育……从一项项教育免费政策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如蒋波一样受益的寒门学子正茁壮成长;我们看到的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已不再遥远。

为此,国际社会评价: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全民教育的进步十分明显,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124个国家中排第四十三位,在扫除文盲、缩小教育性别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为全球做出了杰出贡献。

教育免费政策传递出以人为本的关怀、责任与温暖。带着这份温暖,我们的国家正在迈着更为坚定的步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发;带着这份温暖,为民族复兴奠基的中国教育事业正孕育着朝气蓬勃的希望!

寿命延长 共享健康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 白剑峰 王君平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14日 01版)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感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活七十,堪称“高寿”。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可谓“人生七十不稀奇”。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00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从性别看,男性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00年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10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这表明,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仅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提高幅度看,2000—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多1岁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

“如果不是政府提供的免费‘两癌’筛查,我都不晓得自己是不是还活着。”四川省绵阳市关帝镇村民李翠英说。2011年,在农村妇女乳腺癌免费筛查项目中,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住院花了5000多元,在新农合报销和大病补助后,自己只掏了200多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的重要制度基石。2011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010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国家启动实施10大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此外,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1169万名和146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分别免费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温度计”。10年前,很多偏远山区农村都有一个古老的职业——“接生婆”。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不少妇女生孩子都在家里,只能请一个有经验的“接生婆”助产。但是,绝大多数“接生婆”没有经过医学专业培训,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

如今,“接生婆”这个职业几乎绝迹。2011年,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08年的92.3%提高到98.1%,接近99.56%的城市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改善。3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5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处于发展中国家最好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各年龄死亡率水平下降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比2000年的28.38‰下降14.45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5个千分点。而1990—2000年10年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4.51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45个千分点。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不仅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加快。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10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婚前、孕前、孕期和新生儿保健服务,实施补服叶酸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初步建立了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促进了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全国婚检率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11年的41.0%,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达181家。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1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62.9%。

构筑防控传染病“免疫屏障”38种传染病疫情实现网络直报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麻疹、天花、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肆虐,曾是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2003年,在经历了非典考验之后,我国构筑起一道道防控传染病的“免疫屏障”。

我国是儿童免费接种疫苗最多的国家之一。2007年,甲肝疫苗、流脑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可预防15种传染病。2010年,全国共为1.03亿适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干预行动。

10年间,面对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挑战,我国疾病防控从疲于应付到从容应对、从被动迎战到主动出击、从各自为战到多方联动,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8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面对全球甲流疫情,我国牢牢把握防疫的主动权,建立并扩大了全国监测网络,率先研制出技术先进的甲流病毒检测试剂,设计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甲流疫苗临床试验,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甲流疫苗研发、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甲流疫苗的国家。

大灾之后无大疫。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次运用手机开展大规模的疫情监测报告,建立了灾区疫情直报系统。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我国在负压实验室中开展鼠疫检测工作,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先河。

10年间,一个覆盖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已经形成。全国28个省(区、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血吸虫等重点寄生虫病发病呈下降趋势。艾滋病监测、检测、治疗、干预、母婴阻断覆盖面持续扩大,检测人数、抗病毒治疗人数不断增加。

环境卫生与人均预期寿命密切相关。10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截至2010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9.1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4.9%。6.8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1.7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2011年底,全国累计命名150个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区和456个国家卫生镇。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 城乡居民看病就医有保障

最近,家住北京海淀区花园路的方雯琪,用上了最时髦的物联网技术管理慢性病。方雯琪今年80多岁,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她说:“以前经常跑医院,排队开药很麻烦。现在,自己在家里测血压,社区医生上网就能看到数据,健康管理越来越精细化。”

研究表明,在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因素占六成。我国以社区为突破口,推行慢性病综合管理,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国民健康行动计划。例如,北京等地为居民赠送“健康大礼包”,包括3克的限盐勺、25克的限油壶、测量肥胖的腰围尺等,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1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初步形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联动、中西医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并存的格局。据卫生部统计,到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3万个;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6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8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1.65人,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全国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医院、社区有卫生服务站的目标,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慢病能防,大病能治,城乡居民看病就医有保障。

10年来,我国紧紧追踪世界医学前沿,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在西医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进步,创造了一项项全球领先的医学奇迹。

肺癌是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头号杀手”。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郭惠琴勇于挑战医学“禁区”,使肺癌病人生存率大幅提高,成为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匹“黑马”。她将肿瘤分子生物学诊断及手术、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手段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上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不超过50%,而她的团队通过个体化综合治疗,使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达到90%,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

10年来,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指标进入快速改善时期。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已达95%以上,被国际社会誉为世界奇迹。一张全球最大医疗保障网,为近13亿居民构建了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安全屏障。

中医凸显“治未病”优势 中药饮片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冬养三九,夏治三伏”。每年夏天头伏第一天,北京各大医院“冬病夏治”门诊火爆,前来体验敷贴的病人络绎不绝。家住北京方庄的孙大爷说,4岁的孙子患支气管炎两年多,自从用了敷贴疗法,气管炎越来越轻,连冬天也很少感冒。

中医与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成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2009年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医疗机构中,有近60%的机构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每年有7亿人次看中医。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在2009年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所占比例达到1/3,中药饮片也首次纳入其中。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加快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改造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建设。3年来,中央安排专项资金56.7亿元,完成382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安排42.1亿元支持1960所市县级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建设,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工程。

10年来,中医“治未病”优势日益凸显。推拿、敷贴、艾灸、拔罐、刮痧等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深受老百姓青睐;体质辨识、经络调理、音乐治疗等新型服务手段,丰富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强身健体功法,在大江南北普及推广。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73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

古老的中医药,以其确切疗效和独特优势,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做出了新贡献!

短评

令人振奋的“民生答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10年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改善,这是一张令人振奋的“民生答卷”,也是老百姓得到的最大实惠之一。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综合指标。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国民主要健康指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成果。1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把健康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谋划,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保护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没有13亿人的健康,就没有13亿人的小康。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赢得未来全球竞争的战略之举,更是利国利民、惠泽后世的千秋大计。

农业免税 田野劲吹反哺风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本报记者 高云才 陈仁泽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17日 01版)

麦收农机的轰鸣声安静下来,夏粮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脸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农业成为了突出亮点:粮食在“八连增”高平台上继续增产,夏粮总产量达到2599亿斤,比上年增产71亿斤,增长2.8%。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增速已经连续10个季度快于城镇居民。

宏观经济专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实,农业带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此。回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增产”、“增收”、“跨越”成为“三农”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农民收入也同步“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形成了日益完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框架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农民负担做“减法”

取消农业税,开启农民休养生息新时代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有一尊被永久收藏的“告别田赋鼎”,这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河北省灵寿县一位农民自费铸造捐赠的。青铜大鼎诠释着亿万农民对党的农村政策的衷心拥护。

“祖祖辈辈都要缴的‘皇粮国税’,没想到在我们这一代取消了,共产党为俺们农民办了件大好事。”回忆起税费改革,种地多年的山东省德州市腰站镇农民王俊莲十分感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三提五统’、集资摊派等税费不少,一年到头除了吃饭基本剩不下多少” 王俊莲说,“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庄户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王俊莲的经历,是亿万农民税费变迁的缩影。

上世纪末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体制机制等原因,农民不仅要缴纳农业税,还要承担许多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费用,再加上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负担日益沉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中央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加速补齐“三农”这块短板。

攻坚从减轻农民负担开始。2000年,国务院率先在安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推开。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减负不易,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更难。中国能否摆脱历史上税制改革循环往复、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黄宗羲定律”?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3631个乡镇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占乡镇总数的98%。

以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11年底,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了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现了“乡财县管”。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了农民出资出劳,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通过构筑长效机制,一系列长期困扰“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大大缓解,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

统筹城乡做“加法”

实行农业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取消农业税,迈出了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一步,此后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强农惠农富农的步伐继续加快。

“今年病虫害特别厉害,多亏了国家的‘一喷三防’补贴政策。要是没有这项政策支持,不做统一喷防,每亩至少要减产500斤!”颗粒归仓,让河南省许昌县五女店镇南街村种粮大户赵保献悬着的心落了地。“今年的亩产能达到1100—1200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呀!”

如今,农民不但“种地不再交税”,而且还过上了“国家给补贴”的好日子。近年来,在少取或不取的同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民多予的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向广大农民发出了强烈而明确的信号。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相继实施,农业补贴从2002年的一项扩充到2006年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排7631亿元。

确保农民种好粮的同时,国家又通过粮食收购托市,为农民种田托底。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2008年以来,又出台了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逐年提高,农民的丰收果实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主产区是粮食稳定发展的大头。为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稳产增产,2005年国家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08年国家又出台了产油大县奖励政策。8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331亿元,政策惠及1000多个产粮大县和900多个产油大县。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农业补贴已覆盖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农村金融保险和生态环境等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形成了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收入性补贴与技术性补贴相配套的框架体系,充分拓展了支农投入增加的空间。

好政策要有好效果,离不开高质量的落实。十年来,农业补贴资金使用不断规范。政策落实过程中,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不断修改完善补贴政策管理办法,推行补贴公示制度、发放补贴明白纸,实行“一卡通”兑付,建立补贴信息网络,以及严肃查处重大违规事件,努力确保不折不扣地将补贴兑付到农民手中,充分发挥了补贴资金效益。

农业生产补贴理顺了,公共财政开始更多关注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劳动力培训和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等逐步纳入了公共财政支持范围。10年来,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从2003年的2144.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497.7亿元,今年“三农”预算支出更是增加到12286.6亿元,“三农”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减法”“加法”聚合力

政策效应凸现,“三农”发展再迎黄金期

惠农政策春风化雨。

免除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的实施,激发了“三农”的发展潜力,10年来广袤田野捷报频传,农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粮食生产“八连增”。好政策是“定心丸”,“多予、少取、放活”支农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打破了“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而且首次站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从2004年恢复增产到2011年,粮食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今年上半年,夏粮再获丰收,目前秋粮也长势良好,有望实现“九连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生产步步高,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了“定盘星”。

农民收入“八连快”。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充满活力,随着国家农业补贴力度的加大和最低收购价等保护农业生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更是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4%,超过了GDP增幅。更加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可喜现象,农民吃穿住用等都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事情农民办的传统理念和制度安排,带来了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变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农村社会事业短板加速补齐。十六大以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72万公里,解决了3.2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也加速推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过去十年“三农”交出了精彩答卷,我们有理由对农村的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就业优先 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白天亮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20日 01版)

惠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稳就业、增岗位,人们感受温暖,实现价值,走向富裕。

千方百计促就业开启幸福生活门

就业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学到了手艺,也改变了命运。”农民工袁剑是上海一家面包坊的点心技师,10年前离开安徽老家外出打工,边干边学,如今月薪已达到1万元,“相信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好”。

“有了工作,日子有了着落,人活着也有尊严。”辽宁“零就业”家庭成员王德和,在政府帮助下当上了一名社区治安巡查员,工资虽然不高,但解决了一家温饱,还享有社保补贴,生活从此有了指望。

“创业成功让我实现人生价值,我从来没想到自己的能量有这么大。”陕西省丹凤县下岗女工张丹英,靠政策扶持、靠个人拼搏,如今成为资产过亿元的食品企业老板,带动上千人就业。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千方百计促就业,过去10年成为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10年,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人社部统计显示,2002—2012年,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到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了27%。在此期间,我国还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长足进展。杜绝歧视,国家全面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让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城市顺利就业;一视同仁,农民工也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惠。到201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人,比2003年底增加1.39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结构日趋优化。人们记忆中“一半劳动力务农”的状况悄然改变。2011年所有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4.8%∶29.5%∶35.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这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持续性。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新格局逐步走向完善。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更具活力。政府主动承担促进就业的责任,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益健全。

关键时期保饭碗,就业优先成共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就业是国际性难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解决就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过去10年里,中国就业曾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形势最严峻的2008年末,大量中小企业关门、1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岗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大挑战,大智慧,大作为。危急时刻,一项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挖岗位、拓渠道,力保百姓饭碗。

先要“稳就业”,力保岗位不流失。

五缓(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四减(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费率)三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两协商(协商薪酬、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办法)政策,仅在2009年就减轻企业负担410亿元,稳定企业职工740万人。国家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避免裁员。

更要“扩就业”,多方挖掘岗位。

资金投入前所未有——2009年中央财政就业资金达到420亿元,较上年增加160亿多元,成为“保民生”一大“亮点”,体现了政府促进就业的决心。政策拉动前所未有——半年时间里,国家密集出台7份“含金量”颇高的促进就业的文件,形成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整套就业扶持体系,给劳动者吃了“定心丸”。就业服务的力度、广度前所未有——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就业信息是否得到及时传递、公共就业服务是否完备、就业能力是否满足岗位需要……各地千方百计清除影响就业的种种障碍,让就业之路更加宽广通畅。

冲击下的中国就业迅速企稳回暖——

2009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当年底就业率达到87.4%,集中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全年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达1.45亿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应对危机冲击的过程中,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理念更加成熟,“就业优先”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时,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予以考虑”——这样的表述明确写进我国首个促进就业国家级专项规划。

坚持就业优化,中国一次次化解压力、渡过难关。

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来临。“政府帮扶+市场调节+个人努力”,2003年至2011年,我国实现4000多万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发挥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国家第一时间将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纳入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总体安排,有效维持了灾区就业局势稳定。

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许多国家面临失业难题,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2012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就业仍创同期新高,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国际劳工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为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

想创业能创业,谱写就业自强曲

就业是个大课题。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要强化,但政府不可能为几亿劳动力提供现成的饭碗,比起“安排就业”,“激发创业”更重要,也就是要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

“造饭碗”不容易。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生意,也要面对筹集资金、选择场所、注册招工等……全是新东西。小企业张罗起来,还得想着怎么坚持下去。“造饭碗”,政府要营造一个鼓励创业、适于创业的良好环境。

要让百姓“想创业”。

如何使普通人拥有创业的热情?过去10年,我国大力拓宽允许个人创业的领域,不断降低申办企业的门槛,简化开业手续,使自主创业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如何使普通人对创业有信心?各地清理乱收费,给创业者提供种种政策优惠,越来越多人鼓起创业的勇气。

2009年,我国启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程。目前,85个创业型城市的创业成功人数累计已超过1000万人,每万名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创业者数量从2008年的130人增加到目前的168人。

要让老百姓“能创业”。

创业缺经验怎么办?在浙江杭州,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导师带徒”计划备受欢迎。王志雄是浙江科技学院的学生,毕业当年以结对的方式拜当地企业家为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让所有想创业的人都能得到指导和培训”,近年来,我国广泛推广创业培训,为大量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解决了经验不足的难题。

创业资金哪里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各地全面实施,政策操作性越来越强,配套优惠越来越多,申请手续越来越简便,发挥了“及时雨”作用。符合条件的创业者,许多能在提出申请后一个月内拿到贷款。

创业场所怎么找?如何找到一个方便、房租又可承受的经营场地,对手上没多少启动资金的创业者很重要。各地普遍建立创业孵化机构,有效解决了创业所需的场地、基础设施、人才配套等问题,降低了创业成本。

创业引领就业,一批批有勇气有能力的劳动者迈上创业之路,吸纳更多人就业,谱写了一首首自强曲。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和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是中国就业史上的辉煌篇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最近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回顾10年历程,让我们对来之不易的成果倍加珍惜。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胡锦涛总书记的这番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殷殷挂念,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庄重承诺,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基本医保 编织全球最大全民保障网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五

本报记者 白剑峰 李红梅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22日 01版)

病有所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10年来,我国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是世界公认的民生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保,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速度”。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

卫生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11年的35%。这说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加,群众看病负担相对减轻,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显著改善。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一场惠及全民的新医改拉开序幕。3年来,我国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基本医疗保障惠及13亿人

3年前,家住四川省中江县太安镇保安村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蒋浩,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他先后在华西第二医院住院治疗18次,医疗费达11万余元。为了治病,父亲蒋雄军几乎借遍了亲友的钱。2010年,四川省将儿童白血病纳入大病保障范围,新农合为蒋浩报销了8.14万元,民政部门又给了1万多元救助,家里的经济负担一下减轻了。“像这样的大病,如果没有政府撑着,我们这个家早就垮了,根本没法医治娃娃……”蒋雄军激动地说。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10年前,看病报销只是少数人的“福利”,8亿农民和城镇居民基本没有医疗保障。“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句民谣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有45.8%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就诊,30.3%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新农合制度试点在全国陆续展开。2008年,新农合制度覆盖超过8亿人。到2011年底,全国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到8.32亿,参合率达到97%,农民彻底告别了“小病拖、大病扛”的历史。

新农合制度的一大特点是政府承担主要筹资责任。2003年,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元,农民个人缴纳10元,人均筹资标准为30元。到2012年,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农民个人缴纳50元,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90元。2011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0%,农民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超过50%。

从2010年开始,我国启动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2011年,尿毒症等6类新增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试点。2012年,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超过23万重大疾病患者受益,其中有近3万名先心病患儿康复。

10年来,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参加三项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全民基本医保惠及95%以上的人口。

外国媒体评论称,中国的医疗保险就数量而言,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基本药物制度覆盖乡村

近日,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陶辛村村民张翠英到村卫生室看病。她患有慢性胃炎,经常腹痛。医生给她开了1盒枸橼酸铋钾片、1盒多潘立酮分散片、两盒阿莫西林分散片,药费共28.8元,门诊报销50%,自付14.4元。张翠英说:“过去镇里的药店很多,现在很多都关门了,因为村卫生室的药品销售不加价,有的药甚至比药店便宜一半多。”

据悉,芜湖县118个镇级和村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了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安徽省的基本药物目录共有584种,通过全省统一招标采购,药品销售价格大幅降低,平均降幅达37.2%。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共遴选出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各省平均增补210种。到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覆盖。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后,按照新办法实施招标采购和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药价虚高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门诊费、住院费相应降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断了“以药补医”的利益链条,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维护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强筋健骨”

2001年,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没有卫生室,村民看病都要翻山越岭。李春燕嫁到大塘村后,自办了第一个村卫生室,但由于资金困难,药品和设备都很短缺。2009年后,县政府不仅拨了专项经费,还配置了基本设备和药物,村卫生室面貌一新,村民有病再也不犯愁了。

大塘村的变化,是我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3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在城市,中央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10年来,我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弱不禁风”到“强筋健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根本。我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手抓,加快医师队伍培养。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末,全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32人;到2011年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上升到1.85人。从2010年开始,国家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地区免费培养医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定向到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医改3年,我国启动了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首批支持127个基地建设,3.6万名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其中,县级医院覆盖9亿多人口,是连接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一环。2012年,全国18个省份311个县(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中央财政按每县(市)300万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医改的重要风向标。目前,全国2000多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北京市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有效形式。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改革试点启动,1500余种药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同时推出医事服务费,提高医疗技术价值。一个月后,次均医疗费用由450元下降到380元,次均药费降幅达30%以上。患者负担减轻,医院收益增加,实现了医患双赢。

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全体国民的健康福祉。10年来,我国朝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实迈进,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交出了一份破解世界性难题的“中国答卷”。

住房保障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六

本报记者 王 炜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27日 01版)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

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如按三口之家计算,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大规模兴建保障房 美好家园梦想成真

搬新家、住新房,意味着新生活的起点。

7月的一个下午,在陕西西安市泰和居保障房小区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煤气灶上正煮着粥。54岁的申裕民和爱人苏尔丽去年5月搬进这套廉租房,结束了结婚30年来在城中村租房的漂泊生活。他们在墙上贴了漂亮的壁纸,挂上几幅漂亮的图片,屋子显得整洁、温馨。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申裕民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夫妻俩双双从企业下岗后,生活一直很困难。搬进这套房子,每个月只要付几十元租金,第一次让他们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苏尔丽则说:“儿子也长大了,哪天领着女朋友回来,家里也像样些。尽管现在经济上仍然有压力,但住得安稳了,心情比原来好多了。”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仍有不少低收入家庭面临住房困难,对他们来说,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希望十分渺茫。近年来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让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圆了多年的安居梦,也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继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的目标顺利实现,2012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700多万套,加上之前年度开工需继续建设的项目,在建规模将达到1700万套左右。

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保障房建设的探索中,政府的职责越来越明确。从资金、土地的投入,到规划、质量、配套的管理,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努力把保障性住房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切实建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优质工程。

2007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建设年度补助资金由72亿元大幅增加至1713亿元,年均增长121%。同时,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助力度也逐步加大。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也由26.2亿元增加至1618.2亿元,年均增长180%。

工程质量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核心和不能突破的底线,在资金少、工期紧的情况下,必须确保保障房工程质量。通过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大规模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培训、对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监管、加强督查等方式,保障房的质量总体而言是有保障的,是老百姓可以信赖的“放心房”。

在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各地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水平,改进户型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便中低收入群众入住后的生产、生活。不少地方通过在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优先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成熟地块规划保障性住房项目,促进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与生产、生活条件同步改善。

建好分好管理好

住得安心又舒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古到今,安居都是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情结。

在成都市保障房小区皇经嘉苑,管理者专门为爱打麻将的居民免费开辟了一间活动室。正在和邻居打麻将的杨亚义大姐说,小区不仅干净,物业24小时的服务也格外贴心,尤其是提供这间麻将室给大家娱乐,不仅方便,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在这个看上去和普通商品房小区并无区别的保障房社区,不仅有物业周到又便宜的服务,还专门开设了这样的活动室。活动室的隔壁,是被称为“益多之家”的保障房社区公益机构,专门为保障房小区提供物业管理之外的公共服务,志愿者在这里为社区居民提供老年人照顾、就业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对于低收入家庭、独居老人和残疾人较多的保障房社区来说,这样周到的公益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十七大以来,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陆续竣工,进入分配和使用阶段,能不能分配好、管理好,变得越来越重要,关系到保障房事业能否可持续地运转下去。

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为了让保障房的分配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各地均规范了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有关信息的审核,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建立了“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和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统一摇号、公开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的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保障房分配中,方便群众的监督。

不仅要住得进,还要住得起、住得好。大量低收入和鳏寡孤独家庭聚居的保障房社区,如果管理不好,很有可能变成一些国家出现的“贫民窟”,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如今建成的保障房小区,人们能获得和商品房小区几乎相同的专业物业服务,通过政府的补贴,保障对象所交的物业费却不高。不少社区把物业服务的岗位留给了社区居民,不仅使保障对象实现了安居,还帮助一部分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把保障房社区管好,实际上是一场社会管理的变革。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服务,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群体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住房保障工作的最终目标。如今在许多规模较大的保障房小区,居民们足不出小区,就可以到社区服务站办理社保、民政等各种事务。到社区医院看病很方便,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也实实在在地帮大家找到了工作,各种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在保障房社区,总能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体会他们此刻的幸福。

住房体系基本完善

既保民生又促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解决好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住房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5岁的农民工熊建明一家三口是重庆市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的首批入住者。通过申请和公开摇号,熊建明幸运地选到了民心佳园最大的80平方米、三居室户型。这样,夫妻俩和两个孩子都可以住进来。

老家在重庆忠县的熊建明12年前就来到重庆主城区打工,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早早来到重庆主城区。如今一家人都在重庆打工,每月总收入有4000多元。这套公租房月租金约为900元,熊建明觉得可以承受。能住进这套崭新的公租房,一家人也算在城市里真正稳定下来了。

自2003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起,住房保障在我国住房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清晰。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职责。相应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优惠、税费减免等一套支持政策也逐渐完善,为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打开了一路绿灯。

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数量增加的同时,品种也不断丰富。尤其是去年起,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并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的主要品种。这种租金比市场便宜且可以稳定租住的保障房,降低甚至取消了收入和户籍门槛,从制度上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全覆盖。

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保障房建设既是改善民生的利器,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的稳定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决定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走出低谷。2010年初,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在这轮房地产调控中,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所创造的1.3万亿元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商品房投资的下滑,同时也能为建筑业等上下游产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障房建设为调控提供了底气,成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住房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住房是重要方面。从城镇住房的突出矛盾及住房保障实际需求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十二五”时期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七

本报记者 张 贺 杨雪梅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30日 01版)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十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中国。数以十万计的书屋、文化站点、电影放映队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卫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把偏远地区和祖国的心脏连接起来。

中国文化的血液在加速流动,带着知识文化的营养从城市流向乡村,流向每一个需要的人。他们在这里取得知识的火种,点亮人生的梦想。文化惠民,在这里改变中国。

文化设施普及,城乡差距缩小

绿色的田野、清新的空气、朴实的民风、宁静的生活……在许多城里人眼中,农村象征着一个田园牧歌似的梦。但是当你真的在农村住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在城里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许多农村地区可望而不可得。曾几何时,文化设施短缺、文化生活贫乏,相当多的农民一年到头读不到一本书、看不上一场电影。他们渴望科技知识,脱贫致富;他们期盼文化娱乐,丰富生活。

人民的需要,就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为了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薄弱局面,十年来,以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相继上马,顺利推进。无数精彩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无数人的命运因之而改变……

夏家村是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小村子,种植大棚鲜切花是村里延续多年的农业项目。由于缺乏技术,夏家村的鲜切花质量差、销量小,效益始终上不去。看着大片的非洲菊被病虫害糟蹋,村民夏宗明不知咽下了多少苦涩的泪水。为了学技术,夏宗明和乡亲们经常骑车到城里书店找书、买书,20多里的路程来回就是一个多小时。借书难、买书难、看书难,让夏宗明他们感叹不已。

这一切随着2007年农家书屋在村里落户而终结。夏家村的书架上各类有关花卉种植的图书让夏宗明如获至宝,反复钻研之下,养花技术大进,大棚面积从原来的3亩一下子发展到了200多亩。2009年,夏宗明培育的非洲菊TM9在北京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一举夺魁,成为临沂市唯一获得国家级金质奖的花卉品种。怀抱鲜花的夏宗明流泪了,他打心眼里感谢那间仅有30平方米的小书屋。

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向农村基层的大面积延伸,越来越多的农民打开了眼界、掌握了技能,走上了致富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事情乘以13亿,都将是世界级难题。十年来,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力度之大、数量之多、效果之好,也堪称是世界级的。目前,全国84%的行政村拥有农家书屋,83%的乡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尽管和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只是广覆盖、低水平、保基本的,但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论是设施、技术还是内容都是领先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广泛普及缩小了城乡间的文化差距,保障了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这些设施如同一座座知识的宝库、文化的灯塔,将文明之光照亮乡野,从根本上改变和提升着中国人的思想文化素质。

文化理念更新,服务壁垒消除

十年来,文化惠民建设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设施,更有新的文化理念——公共文化服务只有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才能体现出公共文化的公共属性。公共文化原本就是属于你我他的。

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一举措推行以来,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馆长楮树青的回答是:“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文化应如阳光,平等地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在公共文化服务面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不分地位……所有人都是服务的对象。这既是崇高的目标,也是基本的要求。如今这一理念随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而日益深入人心。

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3月至10月,全国各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人次514.45万,比2010年全年429.8万人次增长19.7%,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4.27亿,比2010年全年3.28亿增长30%。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公共文化机构,尽情享受文化的魅力。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成倍放大。

有外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写进了全会的《决定》,为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2.42亿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没有什么比这一点更凸显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理念的进步。

近年来,文化部门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等群体为目标,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措施,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特殊群体倾斜。

与此同时,“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流动舞台车”、“春雨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哪里最需要文化知识,就到哪里去。在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在新疆阿克苏边境地区,在东海之滨孤岛,在黑龙江最北的漠河……处处闪现着文艺家和文化志愿者的身影。

群众想看演出,但高昂的票价令人却步;剧团想演出,但演一场赔一场,如何持续?在目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看似无解的问题,政府部门一旦转变思路,就变得有解了。

陕西省渭南市通过政府大力扶持、大幅降低票价等措施,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公益文化活动品牌——“周末一元剧场”。自2007年11月起,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在每个周末组织一场以全本大戏为主的文艺节目,象征性地收取一元票价。渭南市政府按照每场3000元的标准,对“周末一元剧场”进行补贴。剧团获得了生存保证,老百姓看得心满意足,双赢!

类似的文化惠民活动在中国各地已蔚然成风。江西的“相约春天”,河北的“高雅艺术下基层”、“太行情、老区行”,辽宁的“振兴之歌”、“红诗辽宁”……各成品牌、精彩纷呈。而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把这视为应尽的责任,百姓把这看成应得的服务。“公共文化资源必须服务广大群众”的理念,已在人们心中扎根。

文化财政给力,跨越增长重点倾斜

总体上看,这十年,是我国文化设施数量剧增的十年,是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的十年,同时也是文化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十年。这种快到底有多快呢?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五”到2001年,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共计610.42亿元。而2007年至2011年,5年间国家投入的文化事业费达1454.99亿元,年均增长20%。5年相当于前50年两倍有余。

文化开支的这种增速在新中国历史上,在改革开放以来,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是国家财政实力大增,一方面是舍得给文化投资,两个因素促使大笔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文化惠民由此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增速是在以往投入严重不足基础上的增速,带有一定程度的补偿性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应保持连贯。对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国家政策层面给文化投入持续增长加了一道保险。

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文化资源集中在东部和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落后,人员不整。因此,文化投入在总体均衡的同时,也要有重点,有倾斜。非如此,不足以使落后地区尽快赶上来。

目前,文化事业费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基层、用于农村,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通过文化事业费结构的调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2011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108.59亿元,占全国的2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1年,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占4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

文化投入的增加促使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普及、升级,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阵地。如今,不管多么偏远,人们总能在当地看到合唱团、鼓乐队、秧歌队、舞蹈队等群众性文艺团体的身影。弦歌处处,遍及城乡。文化惠民,正在这里改变中国。

保护生态 为了百姓健康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八

本报记者 孙秀艳 武卫政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03日 01版)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让百姓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实现天蓝、水清、地绿、山青,解决人们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10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暴露于未达标空气质量的城市人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近3/4;七大水系741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

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十大水系的469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1.0%。

积极回应百姓关切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日子好了,天变灰了,大气不敢喘;荷包鼓了,水变黑了,有水不能喝。”一些地方过去流传的这些民间话语,直接反映了群众对身边生态环境的关切。

2011年秋冬之交,雾霾天气连续袭击全国不少地方,引发公众对空气中细颗粒物的广泛关注,一时间PM2.5成为热词。其实,环保部门早已针对细颗粒物防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公众对PM2.5的关注加速了这一进程。今年2月29日,增加了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三项常规监测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发布,省会以上城市陆续开始监测PM2.5,让百姓看到了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9年前,山东省微山县留庄镇农民刘传平眼里的南四湖是水草不生、鱼虾绝迹的“酱油汤死湖”,而今,面对碧波荡漾的湖面,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由于水质改善,对水质敏感的小银鱼、毛刀鱼又出现了。

这样的改变源自持续的水污染治理。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城市污水处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12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6%。

饮用水安全牵动社会的神经。根据1996年国家环保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报告,83.31%的地表水源和27.71%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近十年来,国家对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与保护力度空前。2011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监测38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结果表明,环保重点城市年取水总量为227.3亿吨,服务人口1.63亿人,达标水量为206.0亿吨,占90.6%。

每天一大早,家住广州市天河区凯旋新世界小区的居民,都自觉地将分类清楚的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不断扩大,生活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加,被垃圾包围的烦恼困扰着许多城市和乡村。着力破解垃圾围城问题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10年来,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日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数量和能力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城镇环境的总体改善。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3.5%。

值得一提的是,到“十一五”末,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4.29%和12.45%,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0%的减排目标。“十二五”规划又将削减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作为约束性的减排指标,彰显了党和政府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

整治突出污染问题

保障百姓环境权益

由于未能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些地方曾经发生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一个时期,陕西凤翔、湖南武冈、广东清远、浙江台州……一系列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震惊全国,重金属污染整治刻不容缓。

2011年,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司法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电监会等国务院九部门组织的环保专项行动,聚焦重金属污染企业,严厉打击其污染行为。

到2011年底,全国各地环保部门共排查铅蓄电池企业1962家,全国81%的铅蓄电池企业被取缔关停,只有315家企业正常生产。2012年的环保专项行动,依旧紧盯重金属污染,全面整治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等重点行业及重金属排放企业,有效遏制了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的势头。

除了“铁腕整治”重金属污染,2003年至2011年,环保部等九部门每年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后开展医药制造企业、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增塑剂生产企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企业等专项执法检查,在长江、松花江、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等重点流域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据统计,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600万人次,检查企业689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6.5万个,督办解决3万多个群众投诉集中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的同时,源头治理力度也不断加大。2005年初,一场被称为“环评风暴”的环保执法行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环保总局通报30个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大型建设项目名单,要求其立即停工整改,并将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惩处。其后,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等环境执法的新手段显示威力,卡住了一批“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从源头上避免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2003年,农业部成立草原监理中心,我国的草原执法监督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2003至2011年,全国共依法查处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非法采集草原野生植物等草原违法案件10万余起,有力打击了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初步扭转了草原生态加速恶化的势头,局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十一五”以来,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投诉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为畅通群众环境投诉渠道,各地陆续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2009年6月5日,环境保护部开通“010—12369”举报电话,承诺“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目前,全国约有94%的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设立了举报电话,1532个县级环保部门安装了12369电话自动受理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自助受理群众的举报,有1891个环保部门实行24小时人工接听群众举报。

不断完善法规制度

有力促进污染减排

浙江海宁宝峰热电联产企业老总傅宝成,看着报表乐开了花——虽然投资规模不小,但是因为既能发电又能为周围印染企业提供热蒸汽,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正是《循环经济促进法》让老傅获得了当地政府的特殊支持。

《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过去1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最为密集的时期,这些法律法规,成为环境和百姓健康的“保护神”。

针对群众关心的环境质量问题,国家修订了一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如《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些工业排放标准不断加严,有力促进了污染物减排。截至“十一五”末,我国累计发布环境保护标准1494项,覆盖水、空气、土壤、噪声与振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等各个领域。

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十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2009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4525亿元,比2005年增长89.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0%提高到2009年的1.33%。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亿元,比2005年增长94.8%。

在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正在改变。中央财政自2008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政策,推动农村污染整治提速。截至2011年底,共安排80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地方投资97亿元,涉及1.63万个村庄,受益人口4234万人。2012年中央财政又安排5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适宜农户数的34%,受益人口达1.5亿人。目前全国每年沼气生产量达到1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年替代化石能源25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

宜居安康的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民幸福的保障。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我们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各地将涌现更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成果,中国的生态环境将一天比一天好。

城镇化 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九

本报记者 赵永平 顾仲阳 于猛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04日 01版)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向前延伸,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这10年城市“长”大了,城镇增多了,大量农民变成居民。

这,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10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

中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10年快速城镇化,“乡村中国”成长为“城市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大步跨越,生活方式深刻变化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而今天的现实远远超过了昔日的梦想。

“住楼房、开汽车、玩电脑,这在10年前简直不敢想。”江西南昌青山湖区进顺村农民刘省保很得意现在的“小资”生活,融入南昌城区,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强,去年全村收入达到4400多万元,村民都住进了公寓楼。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由此,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10年来,城市在扩张,农村在发展,城乡界限不断淡化。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超过1000万人。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这10年,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大步跨越——

交通更顺畅。我国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10年间,公路总里程由176.52万公里增长到410.64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串起了座座城镇,物畅其流,人畅其流。

出行更便捷。10年间,高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百姓生活半径不断拓展,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住房更宽敞。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构成的保障房供应体系加速建设,朝着“住有所居”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这10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空调、冰箱、电脑等稀罕家什变身“日用电器”;农村消费潜能释放,城乡之间消费差距不断缩小,呈现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局面。

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城镇化不仅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

公共服务迈向均等,更多农民变身市民

今年9月1日起,在北京、广州、上海等6个城市的外地人员,可以异地办理护照。这一举措为流动人口和户籍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

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城镇版图,更重要的是“人口城镇化”。十六大以来,中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镇。

这10年,国家全面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一系列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制度藩篱逐步打破。

打破城乡壁垒,各地不断探索。甘肃嘉峪关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城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的户籍界限,推行城乡户籍一元化,30万城乡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

征地制度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以上,相当一部分地方增加了一倍,25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让农民失地不失业、生计有保障。湖北武汉佛祖岭社区,是一个农民安置小区,整齐划一的住宅楼,超市、图书室、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齐全。“这哪里像农村?比城里社区还好!”刚搬到这里的农民田先祥说,他在社区物业工作,妻子在一家商场做销售,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四五倍。

这10年,公共服务体系不断迈向均等化: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面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张张社会保障网更加坚实细密,让百姓生活更安稳。

这10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总量达到1.1亿,城镇就业人员占的比重从2002年末的34.3%提高到2011年末的47.0%。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洗脚进城”,到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5亿。

“工资高了,保障好了,工作安稳了。”许多农民工有这样的感受。1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城镇化健康发展,环境更加和谐宜居

推进城镇化,既要面对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要面对资源紧缺、环境脆弱等诸多矛盾。

立足国情,党的十七大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方向。

10年来,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协调发展,从高能耗城镇化到低能耗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城镇化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化不再图速度,更看重质量。

越来越多的地方致力打造宜居城市。今年北京造林25万亩,巨大的“绿肺”将有效改善大气质量。10年来,环境的舒适度在提高。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9.5%增加到38.62%,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由7.73平方米增加到11.18平方米。到2011年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6%,提高42.6个百分点。

注重可持续发展,“低碳”成了时尚。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深圳2007年就将空调定在26℃写进《市民生态公约》,新能源汽车奔跑在大街小巷,“低消耗、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正在形成,2011年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均为全国最低。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治污腾出环境容量,也腾出了发展空间。”老工业基地徐州,一个满足调水水质和徐州发展的截污导流规划,整整做了5年,投资额从2亿元追加到7.2亿元,彻底解决全市城乡尾水出路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更大了。

统筹城乡作用凸显。江苏太仓市,去年底实现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全覆盖,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处理。曾经饱受污染困扰的黄桥村村委会主任王解忠说:“现在水变清了,山变绿了,过去鱼米之乡的景象又回来了。”

“东高西低”的经济版图悄然变迁。2008年起,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地区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东部沿海先发区域,正通过自主创新探索新的道路;中西部曾经的经济“洼地”,整体隆起,积蓄发展力量。

10年城镇化历程,我们走进一个新的城市时代,一个更加现代、宜居的城乡体系正在成为现实。

十年 中国人的幸福“网事”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十

本报记者 汪晓东 张音 于洋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06日 01版)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中国人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时间是在1987年9月14日。

整整25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同时,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人们至今清楚地记得,2008年6月20日,正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到人民网看望编辑记者,同时亲切地与“强国论坛”的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一刻,被亿万网民称为“最幸福网事”。

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被称为人类“第三次浪潮”的信息化过程中,中国和世界第一次站上同一条起跑线,信息化推进速度之快让世人惊叹。

这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升的10年,同时也是信息化加速推进、互联网日益普及的10年。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网事”,成为中国人这10年的共同记忆。

信息化成国家战略,信息技术创造诸多世界第一

有人说,中关村是中国信息化的一个缩影。

1996年秋天,北京白颐路路口的一面广告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霸气的广告词不仅让它所在的中关村地区扬名天下,也记录了当时中国人对信息化时代的向往和渴望。

那一年,中国人购买了201万台电脑,比此前十几年购买的全部电脑还要多,其中增加最快的就是个人电脑,很多国外媒体惊呼:“中国进入电脑时代。”

今天的中关村聚集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11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1.9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2005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出台,提出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等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信息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成果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信息时代,技术先行。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过去10年,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的大规模研发和建设阶段,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试验网所用的中小容量IPv6路由器技术、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10年创新,10年发展,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截至2012年6月,全国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1343.2万公里,已建成辐射全国的通信光缆网络;移动电话用户数由2002年的2.06亿增加至2012年的10亿,手机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拥有量从2002年3800万台增加至2011年的3亿台,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也在过去10年增加了10倍,计算机向农村普及的趋势十分明显;我国的网民数量在2008年跃居世界第一,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以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中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使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纽约时报》曾经撰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计算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国,飞速增长的经济和日益雄厚的科技基础设施,都使它走在了新一代计算机科技的前列。”

过去10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信息产业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人都是一个“端口”,随时随地与世界相连

“最多的时候每天能送200件,少的时候也有三四十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坐在家里买东西了。”供职于上海一家快递公司的谢成伟告诉记者。这些年,网上购物迅速兴起。对此,无数像谢成伟这样的快递员感触最深。

网上购物,得益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2008年,浙江省第一个光纤入户实验小区建成,家庭上网进入兆时代;2009年1月,我国发放了首批3G牌照,中国正式进入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目前,3G网络已覆盖我国所有大中城市和县城及部分乡镇;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手机的功能复杂了,电脑的体形苗条了,电视的频道增加了,网络的速度更快了。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端口”,随时随地与世界相连。

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012年春节,全国铁路第一次全面实行网络售票和电话订票,旅客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火车票。40天时间,铁路通过互联网和电话发售火车票5085.3万张,数量超过总售票数量的1/4,明显减轻了窗口售票的压力,减少了很多旅客买票排队之苦。

据统计,2011年,我国5亿网民中,约有4.15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沟通,4.07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2.44亿人使用社交网站进行信息交流,1.94亿人使用网络购物,4002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

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前景诱人。

这些年,经历全球互联网经济的跌宕起伏,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逐渐成熟、壮大。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影响力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百度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里占据了一席之地;阿里巴巴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引导中国人进入网购时代,互联网创造了一个个“创富神话”。

信息化还催生了一批新兴的服务业。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

《经济学人》杂志坦言:“随着经济和网络产业的成熟,中国互联网将拥有全球影响力,从某些方面而言已然如此,互联网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被西方汲取。”

信息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产业迅速崛起,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511.9亿元,超过报纸广告的规模;网络游戏市场规模468.5亿元,同比增长34.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壮大网络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通达民意汇集民智,网络搭建沟通新桥梁

“(天津)西青区中北镇居民小区集中,居住人口越来越多。而公交车只有两班,每班等候时间均长达40—60分钟,建议增加一些公交班次。”

“我是(山东)日照市涛雒镇的村民,我们这里大鳞鲆养殖非常多,一家养殖户抽地下水的井都有好几口,常年不停地抽,这样下去,地面会不会塌陷?”

“我是(河南)驻马店市的,上户口时名字被工作人员填错,‘航’写成了‘船’,现在都开学了,我还办不了学籍卡、交通卡。为什么本地改不了,必须要去省会改?”

……

这是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的留言。自2006年开办以来,《地方领导留言板》已累计接到近10万条各地党政“一把手”对网友留言的回应。截至目前,各地领导在这一平台上对网友作出的回复数量已接近10万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搭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上百万个论坛、3.53亿博客用户、2.74亿微博用户。每天有上亿网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观点、表达诉求。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重大政策出台前,通过互联网广泛征求意见已成为一种惯例。每年两会期间,政府通过互联网征求的意见建议多达百万条,为完善政府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台风又来了,这次是‘海葵’……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本市将出现7—8级阵风,请注意防范。”8月6日至9日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滚动发出数十条微博,播报台风最新进展,并作温馨提示,让广大市民备感贴心。

近年来,政务微博以其亲民、人性化的特点悄然走红网络,成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互动的新平台。截至2012年6月,我国通过新浪认证的政府机构及领导干部微博已达45021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为25866家,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目前,已经建成的政府门户网站超过5万个,7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公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不足10%提高到了100%。

信息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管理中。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到《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公布,从汶川地震灾后救援到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从微博“打拐”到为贫困山区儿童提供“免费午餐”,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背后,都显示出互联网的强大力量。

信息化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便捷渠道;与此同时,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法制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截至目前,我国已出台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共计200多部,形成了覆盖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以及网络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网络法律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风云变幻的信息化浪潮中,中国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信息化的中国也必将带给世界一个崭新的未来。

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激荡

——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之七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23日 01版)

十年砥砺,十年奋进。走过极不平凡的10年,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发生了巨变,而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的大党的面貌,也在引领这一时代进程中发生着历史性变化。

党内民主建设带来政治民主新发展,公推公选创造人事制度改革新契机,党务公开与信息公开相互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不断成长……认真解读这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激荡的生动图景,我们才能更好把握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前行轨迹,深刻理解执政党的艰辛探索。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这一重要论断,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时代情境。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新旧问题矛盾交织,内外风险挑战叠加,党如何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将中国巨轮继续推向前进?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丧失,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如何保持党的肌体纯洁,增进人民的政治信任?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空前加快,党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学习能力,占领理论和实践的制高点?

站在今天回望,这一代共产党人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的总体方略,只有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10年来,面对这一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改革创新成为执政党的最坚定选择。从发展党内民主到保障党员权利,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首倡学习型政党建设,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到谋划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创先争优活动,正是由于大力构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等“五大建设”齐头并进的党建新格局,我们才能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激发一个执政60多年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

10年来,面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制度建设成为执政党的最自觉行动。从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巡视制度到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到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正是由于逐步推进党的建设和执政方式的制度化、法治化,我们才能持续提升管党治党水平,让党的执政能力跃上新台阶,使政治文明抵达了新高度。

回顾10年历程,我们党从履行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谋划党建工作,无论是在非典疫情、抗震救灾的危难关头,还是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光荣时刻,抑或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考验中,都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才得以凝聚力量、开拓前进,书写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更加复杂严峻,“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需要作出新的回答。中国的发展依然在路上,党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辩证把握

——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之八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28日 01版)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当今世界发生广泛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发生广泛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十年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我们准确把握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的辩证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总动力。十年来,我们牢牢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牢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全体国人致力于发展,受益于发展,发展已成为整个中国社会最大的共识。

空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局面,也必然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扩大了社会成员间的心理反差。不断增加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导致低收入群体不满情绪增长。一些领域突出的腐败现象,损害干群之间的信任……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诱因,甚至动摇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基础,令已有的发展成果付之东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

健康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影响稳定的苗头和隐患,必须靠科学发展去着力消除。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着力建设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让更多人享受发展红利。坚持将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协调发展,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权益表达和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回首十年来稳中求进的成功实践,关键在于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处理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的辩证关系,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正是在这些科学理念的统领下,各地各部门把第一责任落实到完善制度和机制上,落实到加强源头预防上,落实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和探索,夯实了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丰富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

过去十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我们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机、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展望未来,改革发展永无止境,维护稳定任重道远。进一步深刻认识第一要务和第一责任的辩证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都硬

——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之九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2年10月08日 01版)

既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又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十年来实践探索取得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国际环境波谲云诡、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内各种自然灾害挑战不断,使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宏观调控的艰巨性空前加剧。然而,我们依然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0%以上的增速,经济总量稳步跃升到世界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历史少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驾驭市场经济,科学而娴熟地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看不见的手”的活力,取决于它被解放的程度。只有破除束缚市场调节的体制机制障碍,微观主体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才能充分释放出来。这十年,正是从制度上更好保障和发挥“看不见的手”作用的重要十年。从2003年作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2005年出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非公36条”、2010年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非公36条”,再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十年坚持推进,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要求凡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等等。这些制度层面的改革与创新,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有力破除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力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实践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市场从来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这十年,正是科学运用“看得见的手”的重要十年。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到实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从坚持扩大内需、保障改善民生,到建立覆盖亿万民众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到根据市场情况始终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着力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这些正确而有力的政府调控,使我们不断规避风险,消除市场盲点,牢牢掌握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这十年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配合运用,既能弥补和解决市场失灵,又能释放和激发市场活力。实践深刻表明,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抓、两手硬,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结晶,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实践成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十年不过历史一瞬,却在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对于我国迈向现代化意义非凡。原因就在于,我们在中国道路上探索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在推动科学发展进程中准确把握了发展的大势和规律。更加充分地运用这些经验和规律,更加科学地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抓,中国前行的道路必定更坚实、迈出的步伐必定更稳健。

十八大:世界眼中的历史方位

2012年10月08日07:45 来源:新华网

金秋时节,十八大在中国人民的期盼中日益临近。同时,国际舆论对中共十八大的评述也显著增加,因为这是其他国家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契机。

从深层次看,国际社会重视十八大,是因为历史可以告诉未来,中共过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世界对中国的执政党有了更多信心和期待。

世界看到了,建党90多年来,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取得了巨大进步;

建国60多年来,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世界看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革硕果累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施政10年来,中国在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外国观察家们认为,中共在这些历史坐标上取得的骄人业绩构成了十八大召开的重要背景,而十八大是中国的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标志性时刻。尽管未来充满挑战,但中国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光明。

国际舆论认为,世界见证了中国不平凡的10年,十八大将是对这10年的一个总结。

“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是中国发展、壮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将会记住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 美国投资家库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法国地缘政治学博士皮卡尔说,过去十年,中国不少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家城市化成果显著,中国企业开始对外投资,中国从一个全球消费品的生产者,正开始变成了一个世界设计和创意中心。

十年来,中国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令世界瞩目:

2003年,中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6年,中国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2008年和2010年,中国先后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中国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份额贡献国,在两大机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外国观察家们认为:

——这是中国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

曾任英国伦敦副市长的罗思义表示,他通过研究发现,过去十年,中国人均GDP增速超过了人类有据可考的历史上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速。

而美国投资家库恩认为,教育是中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过去十年,中国通过加大投入,不断缩小城乡、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

库恩指出,2009年,中国启动了医保改革,三年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亿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95%,而且中国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为农民提供最为基本的医疗保障。

“在将最大的利益带给最多的人民这一点上,医保改革是过往十年最大的成就,” 库恩说。

库恩认为,中国在过去十年极为重视科学技术与创新,不断加大投入,并提高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

他同时指出,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在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尤其是传媒业的改革、增长、发展与进步。他强调:“现在,(中国)传媒与普通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更加密切相关,传媒在创新上更加多元化,更具市场敏感性,经济生产力和财务效率也更高。”

而在也门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亚辛看来,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民生改善、教育改革以及国内投资环境的积极变化。

——这是中国民主建设取得更大进步的十年。

在中国累计工作长达18年的俄罗斯前国际文传电讯社北京分社社长柯舍夫对新华社记者说,西方国家经常指责中国没有解决好民主和人权方面的问题,说中国不允许批评政府,但根据他这些年在中国参加重要会议报道的亲身感受,两会代表和党代会代表都可以对政府或党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柯舍夫说:“中国领导人也常坦言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记者什么问题都可以提,没有任何限制。”

库恩则认为,中共党内民主进一步强化是中国过去十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之一,“党内民主赋予个体党员权利,增加透明度,让党委受到党代会的监督,引入投票机制以避免专断的决策,扩大在基层的直接选举机制”。理解中共的党内民主就是认识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在全社会建立民主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开放性逐渐成为中国政党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政治开放性是通过内部多元化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政党的开放性。

他说:“当社会上出现不同利益群体时,(中国)执政党向他们开放,吸纳他们加入政权,通过各种机制来体现他们的利益。”

——这是中国发展道路获得更大认可,中国影响力得到更大提升的十年。

“中国的独特经验和所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震惊,”埃及前驻华大使阿拉姆说。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综合各种人文、社会和经济理念在中国创建了一个成功的、有活力的发展模式。

南非的南部非洲资源观察研究所所长卡本巴说,中国走出了一条受世人称赞的“中国道路”,它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富足,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注意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他认为,中国近年来在二十国集团和其他国际组织体系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在“软实力”方面的建设也令不少国际人士赞叹。丹麦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著名汉学家沃姆教授说:“中国政府相当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孔子学院’在全世界遍地开花,构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平台。”

把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作为重要任务

——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28日 04版)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注重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内在要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应该把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将科学发展的理念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作方法和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能力不是抽象的。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服资源约束、提高发展质量?如何逐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如何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如何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我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直面这些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把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得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和本领。

提高科学发展能力,需要更加坚定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回答了为谁执政、为谁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思想前提。广大党员干部应该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在经济发展中为民谋利、形成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的包容性增长机制,在社会管理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容易诱发矛盾的改革领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为科学发展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提高科学发展能力,需要更加娴熟地掌握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关键。无论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发展中的难题无不牵涉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整合与协调。领导干部只有运用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才能理顺各种利益关系,避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提高科学发展能力,需要更加主动地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很难在已有文献中找到现成答案,也不可能照搬他国经验而一劳永逸地解决,更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能力,归根结底是用新的发展理念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最终体现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和本领,在上情与下情、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等多重约束条件下,探索最优的发展路径。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才能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应对世所罕见的挑战、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让创先争优之花常开

——全国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综述

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2012年09月30日 04版)

战斗堡垒更坚强,先锋模范更闪光。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两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边实践边总结,在收获丰硕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从活动机制、动力机制和组织机制等方面,努力推动制度成果的形成,为实现创先争优经常化、普遍化、基层化,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高层重视:建立长效机制最有力的推动

党中央高度重视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创先争优活动做出重要指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抓好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经验,探讨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自身建设规律,研究推动创先争优经常化长效化的思路和举措,这是很有意义的。

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对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作出指示、提出要求。这些指示和要求,成为对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立的最有力的推动。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指导,认真研究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创造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按照立足实际、务实管用、简便易行原则,从基层、地方和部门、全国3个层面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今年5月,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抓好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工作的方案》,随即印发《关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有力推动了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

热潮兴起: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根据各自实际,围绕创先争优的目标要求,总结提炼创先争优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稳步推进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一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的热潮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取得了丰硕的制度成果。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构建推动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科学发展的制度规范,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广东把实施“南粤先锋行动”的经验做法提炼形成制度规范,不断深化“科学发展争一流”活动,进一步提振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进转型升级、破解难题的“精气神”。山西采取建章立制的方式,保证和推动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把广大党员干部的心思和干劲凝聚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上来。内蒙古、山东、湖北、海南、贵州、陕西、宁夏等省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完善党员承诺践诺制度,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领导点评,督促党员及时兑现承诺,畅通党员争先进创一流的“快车道”,推动了一大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据统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国97.6%的基层党组织、98.3%的党员作出公开承诺,承诺践诺制度已在农村、街道社区、企业、机关、高校等各个领域全面铺开,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立足解民忧、化民怨,努力构建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

“孟连事件”发生后,云南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制定了《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建立化解矛盾5项机制,创造出“三五”群众工作法,特别是“五个一”民情联系制度,组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形成了干群团结、社会稳定的新局面。安徽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实行“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推动领导机关和干部关心基层、重视基层、支持基层,工作重心下移,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浙江及时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变化,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意见》,建立网格30.4万个,组建服务团队9.6万支,累计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3.8万件。公安系统通过“大接访”、“大走访”、“万名民警进万家”等有效做法,既解决矛盾积案、消除稳定隐患,又密切了警民关系。吉林、上海、江西、广西、重庆、甘肃等地和政法系统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任务,探索建立“三访三服务”、“民情家访”、“大走访、结穷亲”、“三进三同”、“民情流水线”等制度,为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注重顺民意、惠民生,努力构建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广泛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从省级领导到普通干部,纷纷走出大楼,沉入一线,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真心和真情奏响一曲曲服务群众惠民生的时代强音。湖南制定《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住村(社区)入户,全省41285个村、4431个社区都有干部驻点联系、入户走访。四川建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制度,推动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43万名干部“结对联户”,7万名干部“蹲点入户”,各级干部发联系卡“民情通户”,28万机关干部服务到户。青海成立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动员视频会议,全省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顺利推进。农业部开展“百乡万户调查”,先后选派160余名机关干部,分赴26个省区市进村入户,驻点调查100个以上乡镇、1万户以上农户,推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中直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加强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联系,提出加强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具体措施,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中锻炼党性,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统战、教育、工业和信息化、民政、司法、交通、国资委、工商系统等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认真总结“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三亮三比三评”长效机制。目前,全国共有467万个窗口、7272万名从业人员、105万个基层党组织、1433万名党员参加“三亮三比三评”。这一做法已被公认为展示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良好形象,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最有效机制。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构建加强基层组织长效机制——

北京制定意见,实施领导干部“领航工程”、基层党组织“聚力工程”和共产党员“先锋工程”,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做贡献。天津出台文件,开展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使城乡基层党组织双向受益、共同提高。江苏创新基层党建实践,总结出农村党建常德盛“乡情工作法”、社区党建胡琴渊“零距离工作法”等9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法,制定《基层党建工作法》,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学习运用。河北建立“夺旗争星”、“亮牌示范”、“全面对标”、“认责承诺”等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辽宁实行“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制度”,做到“书记抓、抓书记”。黑龙江、福建、河南、西藏、新疆等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推动分类定级、晋位升级规范化、长效化。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结合业务抓党建的优势,与有关省区市共同构建“联创齐争”、“典型共树”等工作机制。全总、团中央、全国妇联开展“工人劳动竞赛”、创建“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经常化。

创先争优之花常开,创先争优之树常青。这场在全党范围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和即将孕育出的丰硕制度成果,必将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坚持“四个明白”工作要求 探索走好“两不三新”路子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赵素萍

河南日报2012.09.06第三版

河南日报推出“再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九篇大型政论文章,是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再深化、再提升,掀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热潮。“新九论”主题鲜明、主线突出,紧紧围绕期盼、承诺、抉择、探索、变革、引领、统筹、持续、协调九个关键词展开,系统阐述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新九论”立意高远、求真务实,既有理论高度、宽广视野,体现了富有哲理的思考;又紧贴实际、破难解困,切中河南发展的要害,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以说,“新九论”道出了人民期盼,写出了河南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气神。对“新九论”社会反响强烈,各方面高度关注,干部群众热议不断,许多地方通过下发学习通知、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又一轮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在兴起。学习“新九论”,真正探索走好这条路子,要靠大家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提升认识,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创造经验。具体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四个明白”,在统一思想中坚定前行。

要按照“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学习和研究,在探索走好这条路子上做个明白人。只有做个明白人,才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要扣住“一文”学习“新九论”,原原本本学习卢展工书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发展为民。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做个明白人。要深化对“倒逼”的认识,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拼劲。持续探索这条路子,是我省发展难题、发展形势倒逼出来的。“倒逼”意味着势在必行、没有退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始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倒逼”意味着压力很大、困难重重,必须保持清醒忧患,化压力为动力,在破解难题中打开局面。深化对“变革”的认识,始终保持先行先试的闯劲。这条路子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大变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变革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变革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激发方方面面的活力和动力。深化对“责任”的认识,始终保持持之以恒的韧劲。走好这条路子,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是人民的期盼,是河南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和作出的庄严承诺。要始终忠诚履职、尽心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始终注重持续、锲而不舍,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使这条路子越走越宽广。

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在把握关键中开拓创新。

要聚焦重点,深化研究、积极探索,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要不断强化“引领”理念。把新型城镇化摆在探索路子关键之举来认识、来推进,通过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为新型工业化搭建良好平台,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拓展广阔空间,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准确把握“三新”内涵。新型城镇化新就新在是着眼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是农民不离乡不离土的就地城镇化,是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五级城镇体系的城镇化。把握了新型城镇化之“新”,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推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县域城镇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以城带乡能力。新型工业化新就新在强调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就新在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使更多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更加注重“协调”要求。把握协调的原则,坚持在加快“三化”发展中促协调、在协调中促进“三化”更好发展;创新协调的机制,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用好协调的方法,统筹处理好“三化”的重大问题、重要环节,使三者有机衔接、互促共进。要始终突出“为民”根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探索路子中的各项决策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为最终标准;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从中最大程度地受益,真正使这条路子成为富民之路。

三是进一步凝聚力量,在一体运作中协同推进。

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环节较多、涉及面广。必须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不断汇集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同心同德、同向同力探索走好这条路子的良好局面。要注重上下联动。探索这条路子需要省直部门和基层进行方方面面的联动,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在探索中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左右互动。只有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有效解决发展难题。部门之间要经常相互交流情况、通报信息,围绕重大问题进行协商,通力协作、合力推进“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要注重社会协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探索走好这条路子是全省人民的共同需要和期盼,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使群众积极参与、主动融入。探索这条路子各方面要加强联动,使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更好地流动起来、发挥作用。探索这条路子,迫切需要理论的引领和支撑。社科界要按照卢展工书记提出的“理论先行、理论引领、理论破难、理论聚力”要求,加强研究,为实践提供有力指导。

四是进一步转变方式,在务实发展中提升水平。

探索走好这条路子,需要持续深入地推进领导方式转变,提高推动务实发展的能力。要务实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融会贯通学,学习“新九论”与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学深学透、学以致用;做到联系实际学,全面了解和把握本地情况和发展实际,在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的创造中找方法求突破。要务实谋划。结合编制中原经济区规划,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深入研究战略性问题,精心筹划重大项目,为探索走好这条路子打基础、增后劲。要务实重干。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坚持“四个明白”工作要求,实施“四个带动”,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把探索这条路子的任务细化量化、措施定好定实、责任到岗到人、工作做深做透,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要务实宣传。围绕探索这条路子加强舆论引导,树立务实宣传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工作同老百姓的所思所盼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入推进“走、转、改”,积极报道实践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发展的“大道理”变成百姓心中的“实道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这条路子是让群众得实惠的路子,让党委的决策和意图转化成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找到了路子就不怕路远,掌握了方法就不怕路难。面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持续求进、务实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关于印发《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及发展改革委,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教育厅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总体思路

(一)发展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重要历史时期。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省情,抢抓机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十一五”时期也是我省教育事业实现大跨越、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省委、省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出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全省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末,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2768.58万人,较“十五”末净增215.5万人,增长7.78%。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提高0.3年。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完成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得到确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4%、99.62%,分别提高0.29和1.41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学前三年入学率由45%提高到52.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9.1%,提高40.78个百分点。职业教育不断壮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89.31万人,较“十五”末增长51.5%。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职教改革实验区建设初见成效。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逐步扩大,质量明显提升,结构更加合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较快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107所,较“十五”末增加24所;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32.35万人,增加86.8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7%,增加6.64个百分点。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发展到8466所,较“十五”末增加4169所,增长97.02%;在校生总数318.43万人,增加177.88万人,增长126.55%。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连年实现“双高”目标。中外合作办学进展顺利,教育国际交流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育惠民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教育公平得以较好体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教育系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育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确立,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和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加强。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教育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不断加强,语言文字、技术装备、电化教育、教育科研和教研、教育宣传及妇女、老干部工作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切实加强。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我省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发展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三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教育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工作大局,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强化服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学习型社会初步形成,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各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农村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0%左右。城镇和发达地区农村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36.5%。普通高等教育录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得到保障。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办好每一所学校,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得以完善。受教育者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得到特别关注,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以开放多元、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社区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衔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遍布城乡。广大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人数大幅提升。城镇劳动力就业再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员,都能及时得到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和培训。

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主要目标

2010年

2012年

2015年

学前教育:

幼儿在园人数(万人)

196.7

292

319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78.3

83

92

学前二年毛入园率(%)

64.7

69

79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52.8

58

67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万人)

1540

1500

1550

巩固率(%)

89.5

92

94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万人)

381.5

384

395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

189.3

190

210

毛入学率(%)

89.1

90

90

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万人)

232.4

272

300

在校生(万人)

148.6

165

185

其中:研究生(万人)

2.9

3.2

3.6

毛入学率(%)

23.7

27

36.5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

1300

1700

2300

(四)发展思路

坚持优先发展。切实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各级政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统筹教育资源配置,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级教育有效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尊重教育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改革创新。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不断增强教育活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促进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结合省情,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积极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努力实现学前教育求普及、义务教育促均衡、职业教育抓提升、高等教育上水平、特殊教育有保障、继续教育成体系。加大对边远、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提升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建设中原经济区大局,切实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提升教育服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把学前教育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合理规划学前教育机构布局和建设,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支持城乡居民社区以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建立完善市县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省级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奖补机制,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完善落实学前教育条件装备等基本办园标准和收费管理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实施学前教育扩容工程,有效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基本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重点支持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和其他富余校舍公共资源改建幼儿园,依托当地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现有富余校舍资源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巡回支教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举办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举办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实行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或建分园,投入以省辖市、县(市区)为主实施。

积极发展城市学前教育。大力扶持企事业单位及街道幼儿园发展,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城镇新区、开发区和大规模旧城改造,同步建设好配套幼儿园。着力提高城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服务水平。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支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

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坚决纠正和防止“小学化”,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早期教育指导机构的监管和教育教学的指导。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巩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全省大多数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努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工作力度,逐步统一城乡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标准,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统筹。鼓励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等区域性改革实验。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学区之间实行师资互派、统一教学、资源共享。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农村中小学倾斜,落实城乡教师同岗同酬,逐步参照县镇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解决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偏紧的问题。探索建立新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合理设置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必须有农村学校工作或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实行县域内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建设教师居住小区。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与建设部门研究制定城乡学校布局与建设指导意见,编制学校建设和发展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城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扩容改造工程。重点支持革命老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留守儿童较多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寄宿设施不足、教学实验设备、图书不足等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加强学校体音美基本设施建设。到2015年底,使全省多数学校按省定标准基本配齐实验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及班级多媒体设备。

鼓励开展义务教育跨区域交流与合作。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动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用,共享优质资源,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建立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机制。推动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和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发布各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报告和督导报告。

(三)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化解普通高中债务。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方案。严格执行教学质量及学业水平标准,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完善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普通高中向特色化、内涵化、多样化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改造工程。

(四)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提高特殊教育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基本实现省辖市和县(市)都有一所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逐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职务(职称)评聘、优秀教师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接受残疾人入学。制定配套鼓励政策,开展多种形式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五)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满足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核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学校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积极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职后贯通,广覆盖、宽领域、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

加强公共平台和网络建设,以卫星电视、互联网为载体,联合高等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推动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双向开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建设开放、共享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和学习服务。

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机构。发展社会化职业培训机构,筹建开放大学,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大力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办好老年教育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

保障继续教育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继续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通过监督评估、表彰奖励、舆论宣传等重点推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建设。

(六)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扩大资助覆盖面,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各地结合实践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落实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研究生助学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捐助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提高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营养水平,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院校办学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和劳动力市场的紧密结合。切实做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

整合各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资金。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出其力、各计其功、集约利用、提高效能”的原则,统筹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资金,盘活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形成举办职业教育的合力。推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创新,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元化办学模式,支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吸收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合作办学。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职教集团股份制改造,打造紧密型职教集团。开展行业型职教集团股份制改革试点,推进职教集团校企融合、引厂进校和向紧密型法人实体转变,调动企业参与职教集团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办学。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重点学校集中,支持办学水平高、效益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兼并、重组薄弱职业学校,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做大做强。

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培训)”,鼓励企业员工到相关职业学校对口接受技能培训,鼓励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对口实习基地。引导支持行业企业捐资或捐赠教学仪器设备用于职业教育发展。

二)畅通和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需要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按照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不同需求,探索五年制、三三制、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职业教育模式,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积极探索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和专业硕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法。高等职业学校可以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完善职业教育的学历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能力等级制度。建立重视技能水平和工作绩效的职业教育考试升学制度,建立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开放灵活的职业院校招生入学制度,采用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的灵活学习方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的“立交桥”,畅通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途径和渠道,基本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终身学习理念、学校教育与各类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行动计划。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开展达标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水平。探索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机制。

加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实现职业学校聚集发展、集约发展,实现园区内职业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职业教育的旗舰品牌。

实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每个省辖市要重点办好2—3所、每个县要重点办好1—3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

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一批能够资源共享,信息化功能完备,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鼓励职业学校引导名企进校,共建实训基地,为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重点建设示范性省级公共实训中心。

(四)建立健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

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

(五)强化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相互衔接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和规模的引导作用,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衔接,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在职业准入、专业设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促进职业学校的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推动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各类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能带技能转移、带技能进城,使职业教育与城镇化进程相衔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提升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关键作用,大力加强下岗失业、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扩大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相衔接。

(六)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

探索同一层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课程互设、学分互认机制,鼓励高等学校技能类专业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鼓励职业院校开放实训基地、课程等职业教育资源,为各类非职业学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发展综合高中、社区性高等职业学校。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

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其他省辖市合理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优化层次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专业,加快发展与我省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专业,注重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减少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

(二)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

推进高等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发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科学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为高等学校创造开放、公平、有序竞争的发展环境。引导不同院校依据办学传统、特色优势、资源条件,合理定位,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加大对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与国家有关部(局)共建力度,提高共建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进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提升其他高校整体水平。继续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建设水平。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加强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学科、专业进入国内先进行列。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改革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全面支撑行业和区域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

(三)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实行分类评估,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评估的新建本科高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审核评估,对具有三届毕业生的高职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实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创新组织模式,加大重大项目培育力度,建设跨学科、跨领域创新团队,推动产学研用密切结合,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的跃升。支持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和我省行业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推广一批成熟度高、辐射范围大、带动效益明显的高技术成果项目,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显示度。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体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统筹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支持跨学科研究、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大力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机制,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五)积极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加快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和授权学科点建设,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增强培养能力。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逐步完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均衡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鼓励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位与研究生质量监管体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六)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要求,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加大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介入度和贡献率;抓住国家实施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重大计划的机遇,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深度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项目引导,积极提升高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发展计划”。鼓励高校同行业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的高校创新联盟新模式,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探索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健全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将中原优秀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融合到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中,建设高等学校文化创新平台,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参与文化强省建设。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鼓励高等学校开展战略决策咨询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七)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与运作机制的研究,健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和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和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创建一批示范性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和创业实践基地。

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一)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的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学思结合,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严格规范教材审查和选用,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支持优质课程和学习模块的研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开放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支持学校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大中学生暑期见习制度。注重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支持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试验。加大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的投入。

改革教学与学习评价方式。构建灵活开放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体系,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学校评价新机制。

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的途径和办法,构建各种学习有效沟通衔接的终身学习体系。推动实现学历资格和职业技能资格的相互贯通。完善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扩大开放教育规模,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公正选拔人才、保证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积极审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突出对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完善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办法,完善政府在招生过程中的信息公开、综合服务、安全保障与依法监督职能,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规范化、法治化。保证招生录取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坚持把推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中等学校招生方式。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各级教育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教研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统计、公布各省辖市、县(市、区)及所属高中学校的升学人数、升学率等信息,不得用升学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以升学考试成绩为标准奖惩校长、教师。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

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健全完善考试组织、考生报名和学校录取办法,逐步建立高校自主招生、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有效监督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鼓励学校实行以学科门类为主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增加考生选择机会,积极探索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实行分类考试、分期考试、单独命题、单独招生的办法。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

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加强考试招生法规建设,规范学校招生录取程序,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三)积极推动办学体制改革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深入推进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扩展合作领域和规模。积极推动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力量,促进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以多种投入方式独立举办或共同举办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民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权利。依法明确民办学校产权制度和退出机制。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民办学校教师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办理社会保险。研究制定并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做法。定期对发展民办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正确引导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民办学校按照事业单位办理法人登记。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行监事制度。依法建立适合民办学校特点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培育和规范民办教育中介组织,扩大社会参与,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形成民办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政府依法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民办教育管理格局。

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向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放权。建立和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方式,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重大问题学校党委集体决策制度。依法实施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人员聘任(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合作制度,扩大学校发展的社会参与度。积极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制度。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安全管理,切实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现代后勤保障机制。

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校治理机制。完善校长负责制。研究建立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级制度。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度。

(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落实政府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职责。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研究制定幼儿园规范管理办法。

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分布。探索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扶持困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促进全省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完善以省政府为主管理全省高等教育的体制。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探索共建新模式。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逐步实行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加强教育督导,探索有效履行督导职能的体制机制。努力开发教育资源,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鼓励并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五)扩大教育开放

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注重内涵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树立“留学中原”国际品牌,吸引外国公民来豫留学。积极探索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新机制,加快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和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开发独具中原文化和武术特色的多媒体汉语国际推广资源。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或短缺学科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与世界知名高校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加快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公派出国留学工作,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项目,扩大我省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提高选派质量。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推动国际科研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所,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

加强与港澳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对港澳台人士捐资助学和办学的政策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研究。

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

制定教师教育总体规划,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积极参与、开放灵活、职前与职后贯通、学历与非学历并举、学校教育与远程教育结合的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强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强化研训一体化。调整优化师范教育布局结构,科学预测教师需求,合理规划师范教育规模、结构,提高师范生培养层次。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点,强化职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实现“三化协调、两性统一”,使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师范院校融入基础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调整师范教育的宏观结构,加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规划建设3-6所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加强学前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扩大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省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审工作,建设一批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专家队伍。依托行业、企业和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

改革师范生招生就业制度。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招生录取,加强录取过程中的面试环节,录取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改进就业办法,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采取提前招生、公费培养、定向就业等办法,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学校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骨干教师。

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和“教师教育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构建具有特色文化品牌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点抓好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可少于20%。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实行“双导师”制。调整师范教育类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推动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强化教师实践环节,落实师范生普遍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探索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发展计划。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师范教育类专业评估,形成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制度。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证和聘任、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教育渗透到职业培养、教师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广泛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倡导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弘扬求真、务实、严谨、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完善教师表彰制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广泛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改进教师考评机制,完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加大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中的比重,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多元评价办法。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做好教师队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宏观管理。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名师评选工作。

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贯彻落实《教师资格条例》,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制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建立五年为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制度。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实行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兼职教师制度,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加快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度。完善各类学校教师退出机制。

(三)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教。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对远郊县区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教突出的教育予以奖励。制定和完善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保障寄宿制学校教师、特岗教师、交流教师、志愿者等住宿需要,推动面向教师的社会保障房建设。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补贴标准。

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扩大实施范围,逐步提高标准。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扩大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坚持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制度,完善鼓励支持新任公务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支教的政策。

加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着力实施“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完善以特聘教授聘任、科技创新人才选拔、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优秀教师出国留学为重点的“人才强校工程”。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表彰一批教学名师。启动实施“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培训体系。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制度,允许职业院校自主聘用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担任专职教师,在职称、待遇上打破学历限制。开展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审工作,建设一批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专家队伍。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树立大职教的观念,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积极推进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双证书”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双能力”、“双融合”的目标。依托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一大批“双师型”骨干教师。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落实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资助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并纳入国家教师培训计划。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推动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强工科专业教师的实践。

(五)健全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定教师培训规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职后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以县级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的四级培训联动机制,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梯队建设,实施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引导计划、名师培育工程,推动各地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配合教育部启动实施未来教育家成长培养计划。改革培训模式,实行分级、分层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校长、幼儿园园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强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培训模式,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团队。深入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实施“中小学校长研修计划”,培养一批有志于现身教育事业的名校长和教育专家。加强幼儿教师、特教教师和班主任培训。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所有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达到新一轮“标准化”要求,30%左右达到省级“示范性”要求,创建一批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落实学校公用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和财政拨款应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2.5%的比例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教师培训经费等有关规定,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培训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改进教师培训体制机制。完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采取短期集中、带薪脱产研修、远程教育、学术交流、海外研修和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师培训。推进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教师培训与教师考核、教师资格再注册和职务聘任等相挂钩的机制。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和管理制度。将学校骨干所承担的培训工作计入本人工作量,并在工资待遇、考核评定中予以充分体现。

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多样化个性,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发展学生优势潜能,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和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推广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充分开发利用实验室、功能教室等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推进学生实践基地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鼓励学生会动手、会动脑、会做事、会生存、会合作。继续推进并深化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符合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规范行为,强化服务,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深化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二)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继续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扎实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完善和发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做好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评估工作,力争使全省一、二类城市在2015年以前全部通过验收。推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大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继续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举办经典诵读大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系列活动。

(三)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不断强化课程功能。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大力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继续促进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推动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建立校外活动机制,为广大未成年人开辟益德益智、愉悦身心的第二课堂。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建设和学科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依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继续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培训,研究制定关于辅导员队伍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的实施细则,努力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向着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五)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

以改善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总体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深入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使青少年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充分发挥体音美课程的重要作用,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切实加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国防观念。

(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强化校园管理,积极推进校方责任保障,健全完善机制,认真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化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高校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和信息会商,建立高校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及台帐系统,实现排查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高速宽带网络体系,基本实现网络全接入,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利用智能光网络技术,实施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升级改造,提高网络传输带宽、稳定性和可靠性;继续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加快构建河南省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涵盖各级各类远程教学支持系统。完善教育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确保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依托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立标准统一、优质适用、共建共享、全省统一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和资源平台,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大力开发、引进适用、好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依托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学科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设名师、特色优势学科和公选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发优秀教师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使教师和学生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师生都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开放,鼓励全体社会成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

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建设。大力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把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效益,提高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技能,推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加强学生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与生存能力,引导学习方式和上网行为的转变。加强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对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服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公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学习社会化。大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校园网络的规范管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和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坚持标准先行,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统筹规划建设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和教育公共数据库,建立以门户网站为基础的各类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和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教育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条件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教育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教育信息和政务公开,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以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智力,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豫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吸引国际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建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一批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

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工程,强力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加快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工作,做好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项目。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进一步扩大来豫留学生规模。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服务我省对外开放能力。

(三)以教育科学研究提升教育科学化

高度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和教育教学服务能力;对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予以必要的经费支持,对优秀科研成果予以适当奖励;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开展,加强教育科研信息和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扩大学术交流;推动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科研和教研队伍建设。要按学生、教师的一定比例配足配齐教研员,保证教研工作经费。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教研员准入制度,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设置方面考虑教育科研和教研部门的特殊情况,给予政策倾斜。

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修订我省地方课程设置方案,加强地方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规范教辅管理,建立教辅核定与准入制度。

九、增强教育保障能力

(一)全面落实教育投入政策

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2012年完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目标的分解任务,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

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在编制基建投资计划、实施基建投资项目时,充分考虑教育的实际需求,确保用于教育的预算内基建投资明显增加,不断健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拓展社会投资渠道,多方筹集教育经费。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的途径。支持设立各种形式公益性教育基金会和学校基金会,拓宽社会教育捐赠的渠道。完善教育捐赠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学费标准。

(二)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加强教育投入绩效评估、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健全助学贷款体制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集经费投入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三)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学校基本建设制度。政府保障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投入,公办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基本建设以政府和举办者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完善“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鼓励各级政府制定出台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的支持优惠政策。落实学校建设标准,加强学校建设项目论证监督检查,保证校舍安全、适用,防止追求建设豪华学校。加强对学校建设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改进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积极探索‘代建制’。鼓励各级政府结合实际探索学校基本建设融资机制。

化解学校建设债务风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防止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出现新的负债建设。将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债务纳入地方政府债务范围,统筹研究解决。组织实施高校投融资机制改革,落实有关政策,基本化解省属高等学校债务风险。

(四)提高教育运行能力和保障水平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地方高等学校生均拨款标准。创新学校拨款体制机制。在完善经费监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探索建立基本经费、奖励性经费和竞争性经费有机结合的教育拨款制度。

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切实提高教育投入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强化对重大项目经费的全过程审计,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对经费管理严格、绩效高的市县和学校,在项目、资金支持和先进评审中优先给予支持;对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绩效低的市县和学校,在一定时间内项目、资金支持和先进评比不予考虑。完善教育经费支出标准,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十、强力推进依法治教

(一)完善地方性教育法规体系

修订《河南省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制订《河南省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办法》等法规,建立符合河南实际的地方性教育法规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对相关地方性教育法规、规章的清理工作。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加快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听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建设,完善教育行政服务大厅服务功能,公开教育信息,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督与管理,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调整行政审批的权限,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完善教育救济制度,依法保护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

(三)坚持依法治校

以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及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规范学校的决策机制与程序,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尊重教师、学生权利,建立校内教师、学生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学生与学校的争议。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四)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督导评估制度,实行定期督导和督导结果通报制度。

加强督导机构建设。优化督学队伍结构,建立专兼职结合、专业化的督学队伍。

建立教育督导问责制度。坚持督学与督政相结合,加强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检查。健全教育督导检测机制,强化限期整改制度,建立与督导检查结果相结合的奖励和问责制度,将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考察干部和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

十一、组织实施

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战略目标,关键是科学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学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作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快中原崛起、实现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确保规划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并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情况,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教育专题研究,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

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大学生和高职称高学历人群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握全局、处理复杂问题、推进科学发展和领导管理学校的能力。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党务干部培训,提升教育行政管理能力。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落实责任分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实行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实际,围绕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研究制定本地、本学校的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措施,并抓紧组织实施。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创造性地做好规划贯彻实施。重视做好教育改革试点及经验总结推广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实施的跟踪、监督机制和定期评估、公布制度。各地规划实施情况要主动接受同级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教育督导和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适时发布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报告。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和劝诫问责。

营造良好氛围。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有关新闻宣传、舆论媒体,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性、紧迫性,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办好教育报刊、网站,为广大师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先进文化食粮,为规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河南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访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

河南日报2012.09.11第十二版

本报记者 闫良生

8月初,在召开的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在讲话中指出,我省医改实施3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现了阶段性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全民医保机制基本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著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3年的实践证明,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取得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的显著成效,全社会的改革共识进一步扩大,信心更加坚定,为医改的持续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3年的医改路,我省走出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推动医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切实保障健康、惠及民生、促进发展。医改进程中,河南省医疗卫生系统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实际工作,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成绩。

医改实施3年来,中央和河南省地方财政相继投入医改专项资金达641.3亿元;全省千人口医院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显著增长;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34/10万,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下降到8.13%。和6.5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农合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五大工程”夯实医改基础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深化医改,面临难题较多。深化医改3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卫生部门紧紧围绕中央医改目标,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走出了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医改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坚定了改革的方向,增强了改革的信心,有力地引领了河南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务实发展、科学发展。

从2009年起,省卫生厅强力实施打基础、管长远的“五大工程”建设,破除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等发展瓶颈,破解“钱从哪里来”难题,超前规划,超前谋划,超前发展,打造民心工程、精品工程、亮点工程,营造了大气魄、大局面、大发展的改革态势。

3年来,省卫生厅立足河南省情,遵循医改规律,立足实事求是,探索符合河南实际的医改之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级卫生部门围绕民生,科学决策,超前谋划,破解难题,改革创新,务实重干,全面完成3年医改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深化医改的3年,是河南卫生事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成效最好、收获最大的时期,卫生事业大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河南省高度重视,省政府办公厅于当年4月初下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探索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为破解公立医院发展难题提供政策支持。

特别是河南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大力实施“十大指标”监管,规范医疗行为,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占比分别降至40.7%、40.1%,比2008年分别下降19.28、15.9个百分点,减少药品费用59.57亿元。

“十大指标”的监管,促进了医疗机构从粗放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变。从医院接受“十大指标”宏观监管的实践来看,药占比、医疗安全、医护人员配置、诊疗服务等核心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医疗机构品牌发展的水平,推动着具有一定发展优势的医疗机构赢得广泛口碑,推动着发展较为滞后的医疗机构从困境中找到创新之路。

与此同时,河南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便民措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好处;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以及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深入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补偿机制的综合改革,初步构建起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

卫生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

自2009年以来,省卫生厅按照卫生部“3521”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着力打造“数字卫生、健康中原”,累计投资近8亿元,建成省、市卫生信息平台,形成了由省到村的网络直通车,并全面推进各项业务系统的应用。如今,打开河南省卫生信息平台,轻点鼠标,便能全面了解医疗机构重点指标运行情况、每个参合患者住院就诊和费用结算情况及城乡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等,一个窗口观全局,一个鼠标通城乡,初步形成助力新医改、服务大民生的全民健康网。

健康是民生最基础的要素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健康是民生最基础的要素”,省委、省政府把卫生工作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支撑。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河南人口基数大,农村基础差,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总量不足造成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医疗服务水平不高,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的现象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新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是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目前,我省医改步入了深水区、攻坚期,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日益显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各卫生机构要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破解难题,全面提升水平,巩固医改成果,切实维护好1亿人口的健康安全,保障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精力、健康的体魄,积极投身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服务“三化”协调发展。

让“学明白”成为一种风气

河南日报2012.09.25第二版

余轩炎

金秋河南硕果累累,中原大地学风正浓。继“一文九论十八谈”之后,全省上下竞相学习“新九论”,掀起了又一轮思想解放热潮,生动体现了省委提出的“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工作要求。“四个明白”发轫于实践,形成于基层,来源于群众,语言朴素、简洁明了,彰显了发展的视野、思想的张力、实践的精髓。“四个明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学明白,是基础、是根本、是发展之需、是成事之道、是我们需要迫切树立的良好风气。

“学明白”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像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今天,“学明白”的任务和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应对当前复杂形势迫切要求“学明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层出不穷。我们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摆在我们面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能否清醒认识形势、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学贵应时,只有真正“学明白”,才能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战胜一系列严峻考验。

破解河南发展难题迫切要求“学明白”。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等新老“四道难题”形成严峻挑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倒逼压力巨大。学须“对症”,只有真正“学明白”,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有效化解城镇化发展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三农”问题困扰已久、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迫切要求“学明白”。面对着河南改革发展的紧迫形势和任务,一些党员干部的全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不够强,一些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每一个党员干部面前。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风气关乎兴衰。风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风行草偃,从化无违”。什么东西一旦形成风气,便“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了。近年来,我省结合实际,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务实之风、为民之风日益浓厚,有力推动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身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新矛盾、新问题不容回避,我们靠什么获得更有力的支撑?突围的力量源自学习,需要每个人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需要全社会形成“学明白”的风气。

在“学明白”中兴起创新之风。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学习,没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创新。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加快,要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只有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积累丰富知识,在把握规律中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在“学明白”中兴起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党的优良作风。使理论得到实现、使认识得到升华、使实践得到推进,才是“求真务实”的真谛所在。务实是一种理念,就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遵循规律、勇于创新;就是忠诚履职、尽心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就是注重持续、锲而不舍、保持韧劲、勇于担当;就是关键在做,科学运作、有效运作,说到做到、说好做好。面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面对区域竞争的艰巨任务,要破解发展难题,就必须用务实的态度,推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全省上下的思想共识、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在“学明白”中兴起为民之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民需要智慧的头脑,需要丰富的知识,需要高尚的情操,需要过硬的本领。学习是做好工作、履职为民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需要以学为先、打牢为民之基,以学为要、修好为民之德。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强化为民是本质、为民是根本、为民是责任、为民是标准,在工作中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形成爱民、助民、利民的浓厚氛围。

“学明白”,需要吃透中央精神、掌握大政方针。“学明白”,就要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透,把基层实际和社情民意弄清,把发展的道理和工作的本领学通。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尤其要结合河南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等一系列重要内容,涉及河南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政策含金量高,对河南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牢牢把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和本质,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和群众的现实需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抓住“先行先试”的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真经”。

“学明白”,需要把握省委决策、理解精神实质。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形成了“一个战略、一条路子、一个要领、一种形象”的系统发展思路。这是“学明白”的重中之重。尤其要围绕“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深化学习、深入思考、持续探索,把新型城镇化摆在探索路子的关键之举来认识、来推进;着眼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五级城镇体系来管理;坚持在加快“三化”发展中促协调、在协调中促进“三化”更好发展;始终突出“为民”根本,真正使这条路子成为富民之路。

“学明白”,需要紧扣河南实际、指导工作实践。“学明白”,不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必须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必须看到,我省人口多、底子薄、人均水平低,之所以选择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恰恰因为传统城镇化道路有局限;之所以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恰恰因为我们的领导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学明白”河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拥有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明确努力方向、发挥优势条件、填补发展短板,变压力为动力,变后发为后劲。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明道理而不去做,则学与不学就没有区别。学贵有恒,要在树立崇高学习境界上下功夫,以学求进;学亦有道,要在培养优良学风上下功夫,以学求实;学亦有方,要在优化学习方法上下功夫,以学求效。

“学明白”,就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认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认真学、深入学、持续学、锲而不舍学。学贵有恒,不是装装门面、走走形式、做做样子,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中,领导干部承担着更大、更重、更多的责任,需要更多的知识、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领导干部只有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紧迫的使命感,把“学明白”当成一种政治责任,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切实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学明白”,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踏踏实实学,与时俱进学,持之以恒学,永不自满,永不停滞,永不僵化。优良的学风不仅展示着党员干部的形象,还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学明白”,就应该对本地本部门实际有深刻、清醒的认识,对群众需求有全面、正确的了解,不以偏概全,也不自以为是;就应该坚持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补什么,努力破解“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问题;就应该务求学习成效,把学习落实到对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把学习落实到对发展机遇的把握上,把学习落实到发展环境的优化上,把学习落实到各项工作的推动上。

“学明白”,就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原原本本学,结合实践学,全面系统学,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找到联系实际的结合点、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务实发展的着力点。读书是学习、调研是学习、实践是学习,要坚持学习的多维性,注重拓展认知渠道,培养优良学风。坚持真学而不假学、实学而不虚学、活学而不死学。善于通过读书、调研、实践等形式,察民之需、问计于民,摸清河南发展实情、获取河南发展真知、探寻河南发展新路。

以“想明白”铸就一种品格

河南日报2012.09.26第二版

余轩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实现这一总体战略,必须坚持科学谋划、超前谋划。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征程中,无论是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还是谋划本地本部门的发展思路,最可怕的就是不深思熟虑就贯彻执行,最危险的就是不科学谋划就匆忙去做。不闯不试必定徘徊不前,浮躁冒进必然误入歧途。如何克服浮躁冒进、“蛮干”“硬干”的毛病?关键要“想明白”。

“想明白”,就是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想清楚怎么做,想清楚怎么做得更好。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表面看深层,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想明白”引领人们思想新解放。从“一文九论十八谈”、“新十八谈”到“新九论”,河南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展开了一场静悄悄的思想解放。在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活动中,破解了学习难题,体现了持续效应,转变了领导方式,提升了领导水平。可以说,学习实践、转变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想明白”的过程。

“想明白”启示人们找到新出路。心态决定状态,思路决定出路。河南的新型城镇化,既不能走有些国家传统城市化发展的老路,更不能走城镇与农村相割裂的弯路,而要筚路蓝缕,开辟新路。只有经过反复思考、科学谋划,才能找到一条消除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的创新之路。

“想明白”推动人们做出新成就。实践中的坚守,来源于思想上的清晰。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渐次展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呈现出“五个越来越清晰”的可喜局面。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中尽情遨游,干出一番事业,取得一番成就。

“想明白”帮助人们开辟新境界。思考可以构成一扇窗、一座桥,为我们打开新视野,通向新境界。明确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中原经济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我们获得支持、取得成功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跳出河南、独辟蹊径,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远的境界来审视河南、思考河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时下,有些领导干部仍存在“机械式”和“经验式”的工作方法。要么苦干有余,巧干不足;要么没有计划,随意性强;要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要么不知轻重,胡子眉毛一把抓。于是,终日忙忙碌碌,但人民群众并不认可,工作也没有起色、成效不大。究其原因,就是对工作没有思考、不动脑筋,没有积累、不善反思,没有总结、不会提炼。是什么力量,阻挡了这些领导干部思考的脚步?我们稍作分析,不难发现:

一是顾虑太多,患得患失。面对问题,“怕”字当头。想自己多,想百姓少;想官位多,想事业少。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领导责怪、怕同事嘲笑,怕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即使在工作中有了很好的建议、措施,也前怕狼后怕虎,不想说,不敢说。

二是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抱着“有了工作,领导会布置”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被动心态。工作中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总是先问过去有没有先例,领导有没有指示,文件上有没有依据。这样的人往往喜欢“跟风”、“随大流”,而形不成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和思路。

三是思想懈怠,能力不足。对工作缺乏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思考,“理论通、想法空”。特别是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工作理不出头绪,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会儿一个思路,一会儿一个想法。这已成为领导方式转变的“短板”和“软肋”。

四是不会总结,不善反思。遗漏一个经验就是一个损失,忘记一个教训就是一个陷阱。不会总结的人往往不善反思,无法将自己或别人的经验教训转换成思想和智慧,因而屡次犯错,不能改进。只有“想明白”,才能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搞准,避免忙而无效、劳而无功。

“想明白”,就要站位全局,统筹兼顾。领导干部要善于谋大势,谋全局,抓综合,抓统筹,紧紧围绕涉及整体、大局、根本、长远的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当前河南的大局是什么?就是建设好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想什么问题,都应当主动把本地区发展放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中来审视、来思考、来谋划,明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更好地总揽大局、全面兼顾、积极作为、主动融入,自觉与省委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想明白”,就要遵循规律,科学谋划。“想明白”的实质就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原经济区从概念提出、专家论证到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探究背后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敢于突破行政区划概念的束缚,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规律。可见,什么时候遵循规律、用好规律,就会发展进步、事业兴旺,这是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想明白”,就要扎根基层,承接地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的源头活水在基层。领导干部的“想”,不仅要与上级政策相结合,也要与老百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要想明白,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期盼的是什么?如何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领导干部要想明白,也要引导广大群众想明白,善于发现隐藏在广大群众中的“金点子”。

“想明白”,就要突破定势,转换思维。懒于思考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深入思考,才能驱散眼前利益的迷雾,融化思维僵化的冰霜,消除路径依赖的桎梏,摆脱传统经验的依赖。譬如,从“离土离乡”到“离土不离乡”,从“打工潮”到开始在家门口就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广大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新生活。试想,如果局限于传统思维定式,没有将“三化”协调的真谛想明白,怎能完成从“农民进城”到“就地城镇化”的思维转换。

“想明白”,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在“想明白”的过程中,不仅要开发自己的潜能,更要提升自己的品格。

“想明白”,需要一种发现问题、不懈探索的心理倾向。真知灼见,往往来自多思善疑,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独到的见解。着眼于破解新老“四难”问题、“三农”问题,我们找到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明确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曲曲折折、沟沟坎坎,也要敢问、想问、会问、善问,坚持用矛盾带动创新,用问题牵引发展。

“想明白”,需要一种善抓机遇、果断抉择的敏锐眼光。机遇不仅来自外界环境,更来自于我们的头脑。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抢抓机遇,加快转变,果断抉择,乘势而上。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富士康落户郑州、“信阳红”叫响全国,正是抓住了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空前机遇。没有善抓机遇的意识,再大的机遇也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没有果断抉择的魄力,再好的时机也会稍纵即逝。

“想明白”,需要一种审时度势、勇于变革的应变能力。当今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在变化中逐步产生应对策略。当前,在中原大地上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一项破解“三农”难题、消除“二元”桎梏的大变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这场变革,让村庄变成了社区,农民变成了市民。可见,凡事变则活,不变则板。大胆变革,才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想明白”,需要一种一以贯之、重在持续的坚韧意志。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进行不懈探索的持续。选择“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既不是一时之念,也不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通过“拍脑袋”、灵机一动轻松得到,而是河南这些年来长期思考、长期坚持的结果。做到“想明白”,就要始终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等战略问题持续思考,以思路的持续确保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

把“说明白”作为一种责任

河南日报2012.09.27第二版

余轩炎

当前,河南正处于加速崛起、奋力振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催人奋进的美好前景,任重道远的漫漫征程,如何才能把中央的期望重托“说明白”,把省委的决策部署“讲清楚”,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保持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劲气势,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从“说”开始。“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自己不明白,说不明白,怎么去教育老百姓?”这样的反问是每个党员干部应当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能否回答好“说明白”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党的执政根系和事业发展的成效。

“说明白”,是一份引领责任,亮明的是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坚韧恒心。没有科学的引领,就无法形成凝聚的力量。每一次深刻变革,每一步前行的探索,都离不开正确的引路导航。只有“说明白”探索科学之路的战略考量、内涵实质、特征规律,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希望所在、核心所在、优势所在、价值所在,才能给人以坚定的信念、创造的热情和奋进的动力。

“说明白”,是一份领导责任,展现的是坚持忠诚履职、务实重干的坚强决心。“在其位者谋其政。”党员干部是推动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是否能够正确解读政策、有效发动群众,检验的是能力,彰显的是作风,体现的是转变。只有把政策、规划、思路、目标和前景向群众、向基层讲清楚,才能化政策为共识,化共识为行动,更好地团结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共同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实在业绩。

“说明白”,是一份公仆责任,昭示的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赤胆忠心。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民。群众既有向往美好、追求富裕的急迫心声,也有对利益保障、环境资源的现实忧虑。主动回应群众诉求、认真解答百姓疑惑,是责任,更是义务。只有“说明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哪里,群众需求的“惠”从何来,“三化”协调的“路”在何方,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信任、赢得支持,进而谋得大势、成得大业。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廓清思想迷雾才能更加清晰;一个正确的方针,往往要在纠正“绝对”与“片面”的过程中才能更好贯彻。“说明白”,承载的正是这样的职责和重任。

但现实中,一些同志对上级的文件精神吃不透,弄不懂,对发展的思路说不清、道不明,造成了群众不愿听,民心聚不拢的无奈和尴尬。有的自认为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听意见,缺乏耐心,甚至以权代理、以势代言,搞强制压服,群众不买账、不领情、不支持;有的套话连篇,空话长话吓人,上面怎么说跟着怎么说,听起来头头是道,细琢磨废话一堆,群众懒得听,工作推不动;有的习惯发号施令,胡乱指挥,脑子里一本糊涂账,结果说了却没法干,干了没效果;有的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结果群众听不懂,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凡此种种,究其症结是本领恐慌,探其本质是脱离群众。这样的状态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破坏了务实形象,更会贻误战略机遇,辜负人民期望。

言以精为贵,辞以达为贵。“说明白”,就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效,把上级要求、本地情况、发展举措、关键内容说得精准,摆得透彻。

把中央的重托和期望“说明白”,就能把路子走“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这是党和国家对河南的殷切期望。作为“中国缩影”,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央寄予厚望,河南责无旁贷。“说明白”,就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中央的嘱托,认清肩负的重任,充分认识到持续探索“两不牺牲”“三化”协调之路,对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走好这条路子,把中央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把开创之举变成示范之举。

把时代的要求和趋势“说明白”,就能把路子走“新”。新形势要求创新,新任务呼唤创新,新实践推动创新。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困境,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要解决发展之困、转型之痛,就必须审时度势、大胆创新。“说明白”,就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三化”协调是从根本上着力民生、谋划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创新之路。新型城镇化,“新”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新型工业化,“新”在注重环境保护、着力科技创新;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突出绿色生态、注重节约集约,只有把握“三新”内涵,才能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倒逼压力,实现“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的发展目标。

把发展的措施和途径“说明白”,就能把路子走“实”。宏伟的工程和目标代替不了具体而复杂的问题。路子要走得稳健,就要让干部群众“心中有谱”、“有处使劲”。“说明白”,就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三化”协调的突破口,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家门口就业”的重要举措,实行土地流转和集约农业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只有把实现突破的切入点、统筹发展的结合点、促进经济的增长点讲透彻,摆清楚,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把政策措施的“金矿银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沟通无限,助力无限。“说明白”关键在沟通心灵,触动心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惠人、以行正人。

“说明白”,要用责任来驱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否把决策部署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基本功的重要标尺。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化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民惠民的措施,才能不断增强公信力、号召力、引导力,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转化为一致的行动,使我们的事业得到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说明白”,要用真情来打动。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只有牢牢抓住“感情线”,与群众关系零距离,做到沟通上无障碍,感情上无间隙,才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支持。怀揣满腔情,捧出一颗心,带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情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用家常话讲大众理,用真情让人感动,促人行动。

“说明白”,要用实惠来触动。民意似水,人民是天,民情如风,百姓为重。把基层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最盼、最怨、最急、最难的问题铭记于心中,把心思探清问明、现状查详看细,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利益诉求说起,讲清政策举措,解答思想疑惑,说明利益安排,展示发展前景,在满足群众中激励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在帮助群众中教育群众。

“说明白”,要用典型来带动。典型是科学发展的标杆,是引领进步的旗帜。要宣传成功经验,展示发展成效,用成功的典型影响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引导人们转变观念、坚定信心、打开思路,形成奋勇争先、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氛围。

用“做明白”树立一种形象

河南日报2012.09.28第二版

余轩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务明确以后,关键在“做”,在做中履职、在做中尽责、在做中发展。作为历史新起点下的河南,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好做到位、做一件成一件,用“做明白”树立起务实河南形象。

形象关乎得失,形象连着发展。良好的形象是团结群众的凝聚力,是激励进取的号召力,也是推动工作的战斗力。树立好形象关键在于做。没有“做”,“学”非真学,“想”是空想,“说”也白说。要做就要“做明白”。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坚持“项目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品牌带动”工作抓手,从能做的事情做起,将战略谋划和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落实到一个个责任主体上,对大事抓住不放,对新事勇于开拓,对急事妥善处置,以“做”的成效树立良好形象。

提升河南形象要“做明白”。河南人的形象说到底是一种“做”的形象。曾几何时,面对关于河南人负面形象的非议,我们义愤填膺,急于辩解,甚至发出“河南人惹谁了”这样的质问。事实证明,辩解没有用;真正改变世人眼光的,在于我们怎么做。中原经济区能够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做出来的;“大招商、招大商”之所以成绩显著,是我们做出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是我们做出来的……通过我们持续的做,务实发展的河南形象正在悄然形成。这种形象体现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中,体现在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中,体现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河南形象的提升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做,我们怎么做决定别人怎么看。

形象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群众认做不认说。在中原这片热土上,孕育了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锻造了新时期的“三平”精神。任长霞,打黑除暴,扶危济困;李文祥,隐功埋名,不问索取;程相文,痴心育种,48载不离玉米地……在他们身上,河南务实重干的形象清晰具体。总体上看,这些年河南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扎实的,但也要看到走形式、讲排场、做表面文章,用会议贯彻会议精神、用文件落实文件等漂浮现象在极个别干部身上还时有发生。在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领导干部如何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答案只有一个:“做明白”。要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把官帽看得轻一点,把为民看得重一点,谋务实之策,办务实之事,求务实之效,塑造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是“做明白”的前提。话说千遍不如实事一件。在“说”与“做”之间,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做了没有”、“做得如何”,这就给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办事说话务必“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对河南来说是鼓舞、是激励,更是如山的责任。需要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始终怀着一颗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事业的敬畏之情,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勇于担当,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上,把精力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做明白”的关键。“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成为河南今后发展的机遇所系、潜力所在、活力所依、希望所归,其综合带动效应正在显现;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饱满热情和强大合力正在形成;我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积极推进,扩大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势头强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大好机遇面前,更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忧患,把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谋划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紧紧抓住发展的重大机遇,续写更加精彩的“河南故事”。

务实重干、求实求效是“做明白”的目的。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央政策支持固然重要,国内外有利环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务实重干。当前,“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老四难”依然困扰,“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新四难”接踵而至。当此之时,我省尚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能力的任务同样很繁重。破解这些难题,我们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可以说,做了海阔天空,不做一事无成。除了把精力放在研究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上,我们别无选择。

“做明白”,就要政策引领,规划先行。任何一项开创性工作的铺开和推进,首要的是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科学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二次革命”,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现成经验可供照抄照搬。只有搞好政策引领,出台破解土地、资金、规划、产业、就业等各类瓶颈的政策,从区域定位、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大胆先行先试,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科学发展新路。

“做明白”,就要突出主体,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发展也好,转变也罢,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是我们所有事业发展最根本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于为人民做事的,是用来维护人民利益的。着力解决新型城镇化如何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如何建设等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利益问题,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心情越来越舒畅。

“做明白”,就要互动联动,一体运作。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环节较多、涉及面广。只有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各部门各地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沟通,才能通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社会协动,不断汇集方方面面的力量,使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更好地流动起来、发挥作用,形成全社会同心同德、同向同力探索走好这条路子的良好局面。

中原经济区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要求我们搞好统筹协调,遵循规律,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求实求效,认真处理好:

——持续与提升的关系。“务实河南”建设要求持续为重。开始做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持续做下去,做出成效。对于探索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持续,作为党性人品和从政品格,既是一种必然要求,也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做到以清醒求持续,以转变求持续,以运作求持续。持续并非一成不变的延续,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务实河南”建设要求提升为要。提升,是发展理念,是发展层次和质量,更是领导水平和运作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有机结合。改进提高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高我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就要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握好转方式与谋发展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增强执政的科学性和发展的自觉性。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鲜明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持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任务的完成,最终都要靠做。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做、如何做得更好。“为”就是“不为”,有的领导干部为群众办事,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因为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不科学而没有办好。有的干部没有“想明白”就干,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瞎指挥、乱作为以至蛮干、瞎干,不仅带不来正面作用,还起到了负面效果。“不为”就是“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过多干预,反而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成果

——从“四个重在”到“四个明白”

河南日报2012.09.28第十一版

□河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在2009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卢展工书记强调,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在实践中需要坚持“四个重在”: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在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2012年2月,卢展工在南阳许昌调研时指出,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干工作、做事情,要“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2012年4月,省委九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四个明白”的工作要求。

从“四个重在”到“四个明白”,从发展战略的实践要领到具体实践的工作要求,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既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思想成果,也是践行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必须持续坚持和遵循的实践要领和工作要求。

“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是科学的有机统一体

“四个重在”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持续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升是在持续基础上的不断超越,统筹是实现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的重要方法,为民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四个明白”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学明白”是前提,“想明白”是关键,“说明白”是基础,“做明白”是根本。“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分别从战略层面和工作层面,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体。

“学明白”才能把发展的道理学通,持续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进程。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坚持“学明白”,才能深刻回答和科学解决“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转变、为什么转变、怎样转变”、“什么是为民、为什么为民、怎样为民”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方法和发展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既坚持发展的延续性,更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坚持把持续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持续科学发展意识,持续科学发展思路,持续科学发展举措,持续科学发展进程;才能把持续作为党性人品和从政品格,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

“想明白”才能把发展的问题想透,提升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战略。破解推动科学发展的难题,绕不开、放不下、等不起、慢不得。只有坚持“想明白”,才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规律,提升发展理念;才能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凝神聚力地研究问题,义无反顾地引导群众,身体力行地务实重干,把思路、规划和目标落实到行动中,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辉煌业绩;才能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发展层次和质量;才能持续实施项目带动、创新带动、品牌带动、服务带动,着力基层基础,提升领导水平和运作能力。

“说明白”才能把发展的思路说清,统筹科学发展的任务和部署。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坚持“说明白”,才能很好地把政策、规划、思路、目标、前景向群众、向基层说清楚、讲明白,转化为群众的共识,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方向,着眼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大局,实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推进上同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围绕大局、团结合作,形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合力;才能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形成共同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做明白”才能把发展的事情做实,实现科学发展的宗旨和目标。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坚持“做明白”,才能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才能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共同奋斗;才能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持续不断地倡导务实精神,营造务实环境,坚持“两转两提”,推动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破除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思想成果

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幕拉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呈现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人们注意并感受到,河南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实施了一个战略,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标志,河南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二是探索了一条路子,就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迈上了新征程;三是坚持了一个要领,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新追求;四是树立了“一种形象”,就是以务实作为树立务实河南的新形象。这“四个一”是相互联系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机地统一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学习实践中。回望中原崛起的历程可以发现,河南当前之所以能出现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能取得克难攻坚的一系列成就和经验,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可以说,“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贯穿于中原崛起实践的全过程,凝结着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河南实际和阶段性发展特征而进行的合乎省情、遵循规律、顺应民意的不懈探索,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思想成果。

发展思路的持续体现着“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自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中原崛起”概念以来,河南确立了“一高一低”(经济增长高于全国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的目标,提出“中原城市群”理念,并推动县域经济“十八罗汉闹中原”。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还提出了中原崛起的目标,确立了中原城市群等四个板块的区域布局。省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中原崛起总目标——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2010年以来,围绕打造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河南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20多年来,河南在中原崛起上的发展思路是持续的,是一以贯之的,这一实践历程深刻体现了“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的内在要求。正是因为做到了“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才能清醒认识到思路太多是不成熟的表现,思路多变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思路不持续会贻害无穷,也因此才能遵循规律,顺应民意,把这些年河南在发展中形成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思路在新的形势下加以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树立务实发展理念,形成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的强大合力。

发展路径的提升体现着“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就提出“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进入新世纪,河南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之后又强调要走“在不牺牲不削弱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三化’的路子”。2011年10月,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从而形成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完整概括。从20多年来河南发展路径的演进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持续的路径,也是一条不断提升的路径。持续难,提升亦难,难就难在是否“真明白”。只有做到“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才可能持续把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基本途径,并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持续和提升。

发展战略的谋划体现着“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随着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梯次推进,河南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压力。河南确立了“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以及需要重点破解的“四大难题”,在搞清楚“什么是中原”、“什么是中原崛起”、“能不能中原崛起”、“怎样实现中原崛起”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清醒审视河南在全国的地位、所担负的责任,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高瞻远瞩,在多种方案中选择了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构想,并在较短时间内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中原崛起到中原城市群,再到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实践中坚持持续、提升、统筹、为民,坚持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凝聚共识、持续奋斗而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发展战略的谋划,始终贯穿着“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的精髓。“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了中原崛起总体战略的不断提升,成就了中原崛起实践的辉煌篇章。

发展宗旨的践行体现着“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发展之源、宗旨所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一亿中原人民的殷切期盼。无论是最初提出的“一高一低”,还是后来强调的“两个较高”(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增长质量),抑或是“十二五”提出的“两高一低”(发展速度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都强调的是要加快自身发展,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全国的差距,赶上全国发展水平,实现富民强省。这是基于“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对河南省情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河南人口多、体量大、基础差,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拖全国的后腿,本身就是对全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贡献,也是对一亿中原人民福祉的积极担当,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实践。

以“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四个重在”是战略层面的实践要领,“四个明白”是具体实践的工作要求,实质上是要求审时度势、开拓视野、科学谋划、积极运作,要求认识到位、谋划到位、发动到位、落实到位,核心是“务实”,根本是“为民”,关键在“到位”,体现的是责任、是担当。因此,要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必须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四个明白”的工作要求,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一种责任、一种形象,以新的精神风貌、新的价值标准、新的责任担当和新的作风形象,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坚持解放思想,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一种追求。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越是解放思想,越能做到“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因此,要积极突破观念障碍、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思想解放求得改革深化、开放突破、发展提升。要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科学发展的追求,要站位全局、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有效运作,把实现科学发展记在脑中、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要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为民惠民的追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不遗余力地为老百姓谋福祉、谋幸福。要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务实发展的追求,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顾当前、谋长远的事,既不能不思进取“守摊子”,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又防止不切实际“铺摊子”,搞一些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坚持学以致用,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一种品格。学以致用,就是要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因此,学以致用的过程,就是做到“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的过程。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务实重干的品格,把转变体现在改进作风上,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在抓具体求突破求深入求落实上下功夫,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在实施项目带动上下功夫。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敢于负责的品格,大力倡导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找办法、找出路,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积累才干,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出实招、求实效的运作能力,破解发展难题,突围发展困境,取得发展成效。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重诺守信的品格,思路太多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思路多变是不成熟的表现,什么事情都要想明白以后再做,做就要认真做下去、持续做下去、锲而不舍做下去,说到做到、说好做好。

坚持转变方式,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一种责任。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河南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现实需要,更是对全省广大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只有切实做到“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才能有效推动领导方式转变,进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转变方式,把“四个明白”作为统筹谋划工作的责任,面对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面对不进则退的“倒逼压力”,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跟上中央、省委决策的步伐、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要坚持转变方式,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科学决策施策的责任,保持清醒忧患,弄清楚什么是优势、什么是劣势,以知己长而能更好地扬长,以知己短而能更好地避短,做到求知于书本、问计于群众、创新于实践。要坚持转变方式,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责任,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把困难想到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群众放在心头,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

坚持务实发展,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一种形象。务实发展是必须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是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是必须担当的使命要求。务实发展的过程,也是“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的具体体现,要以“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推动务实发展,树立务实河南形象。要坚持务实发展,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能够负责的形象,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坚持正确思路,体现持续效应,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要坚持务实发展,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推动工作的形象,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能力、本领,不但要自己干,还能够领得起来,导得下去,能够走在前面,带领大家一起走。要坚持务实发展,把“四个重在”和“四个明白”作为取信于民的形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担当、积极运作,思路清一点、工作实一点、作风正一点,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上一条:2012年11月学习资料汇编
下一条:2012年10月学习资料汇编

关闭